article 赛鸽肌肉的鉴别 - 中华信鸽网:新闻资讯
中华信鸽网 | 社区论坛登录 | 注册
首页 > > 正文

赛鸽肌肉的鉴别

2014-05-30 14:56:06     人气:     评论:0
<-点击分享到微信

      肉鸽的肌肉是全身性的,而信鸽只要求有利于飞翔部位的肌肉。
  红肌肉发达直放远程和超远程,白肌肉发达适于放中、短程,红白肌肉则两者兼有之。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鸽友们看鸽子时,只看鸽子的眼睛,这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鉴别一只鸽子的优劣应有全面的理解。如:血统、骨骼、肌肉、羽毛、体形、耻骨、尾羽等。而赛鸽的肌肉是重中之重,不容忽视。
  对于赛鸽肌肉的要求,不是全身性的。肉鸽的肌肉是全身性的,而赛鸽只要求有利于飞翔部位的肌肉。如两翼部位、沿着肱骨的肌肉,要有一定的厚度,并有强壮的感觉。腰部的肌肉要结实、硬扎,像一根木棍,因为这个部位没有肋骨,全靠肌肉来支撑股骨后部驱体的活动。再如尾椎和尾综骨肌肉,要求结实而有弹性,才能支撑尾的平衡。
  还有鸽友们都关心的“品性圈”,其实这也是由两层很薄的肌肉层所组成,一层叫“瞳孔扩散肌”。瞳孔的收缩放在,频率的快慢,全是这两层肌肉的作用。凡是在阳光下用肉眼能看到品性圈的,说明这两层肌肉一定很发达,瞳孔的收扩也一定很好。
  上述这两个部位的肌肉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着生在胸骨上的大胸肌和小胸肌,这些肌肉控制着双翼的飞翔运动。大胸肌是从锁骨伸展至胸部,并沿至胸骨整个长度的那个部位,它是操作双翼拍打的肌肉。鸽子每秒钟拍翅三至八次,是拍翅频率最高的鸟类之一,鸽子的拍翅运动,求全责备凭着肌肉推动骨骼去完成。大胸肌要求丰满和强壮,富有弹性,给人一种坚定自若的感觉。小胸肌在大胸肌之下,在大胸肌及胸骨或胸板之间。当胸肌充分发展时,小胸肌在胸部有一种充满力量的感觉。
  从胸肌肉的质量来讲,通常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红色肌肉,学名FO纤维肌肉;二是白色肌肉,学名FC纤维肌肉;三是介于红色和白色两者之间的红白肌肉,学名FOC纤维肌肉。这三种肌肉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红肌肉在飞翔方面,收缩速度控制及收缩力量略为迟缓,但有耐久的特点,因此被称之为“运动纤维肌肉”。赛鸽“巡飞”,即作长距离飞行,红肌肉可以为它提供耐力。白肌肉具有快捷、高度伸长的功能,但缺点是比较容易疲劳,不能持久。白肌肉作用于“短距离加速”,有爆发力但缺乏耐力。红白肌肉具备两方面的特点,耐力和爆发力兼而有之,就是既有快速的控制、收缩能力,也有高度的耐久力。
  鸽友们一定喜欢红白肌肉,其实这三种肌肉在赛鸽身上都有,只是比例不一样。有的红肌肉丰富,宜放远程和超远程;有的白肌肉发达,适于放中、短程。关键是要知道怎样去获得你所喜欢的肌肉?我认为遗传是主要的因素,后天的饲养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说:先天遗传是质,后天饲养是量,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在一般情况下,引进当代的国外名系鸽,有速度,但放超远程还不行。而在中、短程比赛中,引进的“洋鸽”获冠军的不少,但中外名系鸽杂交,确实也出过一些远程和超远程的好成绩。这些现象除了归功于归巢性能和体质等条件外,肌肉之质量的优劣,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标签:赛鸽肌肉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13349190911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