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信鸽网 | 社区论坛登录 | 注册
首页 > > 正文

诚信是规范信鸽市场发展信鸽事业的瓶颈

2005-04-22 11:45:23     人气:  来源:谢永德     评论:0
<-点击分享到微信
养鸽,屈指数来也有39个年头,思考和苦恼的问题似乎比起过去来得更多,究其缘由倒不仅仅是如今养鸽人多了,鸽子的品系好了且多了,抑或世界优秀的名鸽不断流入中国市场,养鸽爱好者的选择多了,赛鸽的质量提高,比赛的竞争更为激烈了,云云。我所思考和苦恼甚至愤懑的是在如今缺乏市场监管和规范性操作的状态下的信鸽市场的有悖良知和诚信的各种各样的不良手段竟然如此有市场,长期下去是不利于中国信鸽事业的发展,也起着培育不良商贩温床和滋长教唆非诚信的一代又一代信鸽爱好者的负面作用。 信鸽比赛的竞争如商场和其他任何状态下的竞争具有共性的特征,是调动参与者不断调整参与策略(包括选择优良品系信鸽、科学饲养等等)和不断进行正确选择的动力所在。它应当也无疑是在一个公平基础上的消闲和娱乐,本属高品位的体育竞技项目。 笔者记得,在文革时期由于本人属于“黑五类子女”,某一天被伤心地载下红卫兵袖章后,远离了同龄伙伴集体,在三哥的怂恿下,悄悄养起了信鸽(此后工作调动到哪,行李中总有一笼信鸽)。当时在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根的是信鸽的纯洁和专一,是和平、宁静、纯朴、善良的信物。信鸽往往和许多美好的词汇相联系,其所以博得越来越多人的长期的倾爱(甚至不惜从牙缝中省下零用钱,为了得到一羽好鸽而不断地上门索求,此等个例不胜枚举,本人也有类似经历),是与信鸽所具有的智慧、美丽、顽强、恋家、平和等优秀品德分不开的。养信鸽的快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赛鸽克服困难顽强飞归并取得优异的赛绩。甚至有人在推测研究信鸽飞归的原因时陈述:信鸽的回归缘由还与养鸽者心灵强烈的期望有渊源,是鸽主期望的感应促使信鸽回归。可见信鸽飞返所在地的奥秘和所具有的诱惑是何等的深不可测。 然而应当看到,在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鸽市场的商业运作更为多样的情况下,规范、规则,诚信便显得的重要,否则有悖于人们的快乐参与和消闲的初衷,不利于信鸽事业的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去年底,我在网上随意看到了某某鸽舍,进入后看到在种鸽一览有许多很有诱惑的介绍,于是在没有多加比较的情况下与鸽主探究意向。鸽主的热情使我这个向来很阳光的心灵产生了购买它的信鸽的欲求。“血统好、成绩也不错、来路看似很真”。不久,在南下的某一列火车到站后,我从列车播音室拿到了我个人养鸽历史上第一次较大量的购置,八羽“鸽种”。以后我常常关注此家鸽舍的情况,将其展示的种鸽反复比照,在查阅资料后突然发现他所展示的所谓019后代根本是子虚乌有的假货(养鸽爱好者都知019于1987年12月9日由詹森送给了日本大阪的华人任秀夫先生,019于1991年元月去世,88—90年的019子女应当挂日本脚环)。我打电话质问,他说我没有出售此鸽啊,既然没有出售,又为何上网误导买客?于是,我重新审核我所购买的信鸽,客观地讲,大多是从台湾鸽商那儿引进的,且多为人家所用净的老货;所谓詹森,特别是所谓其特留种鸽更是散尾、没腰、缺肌肉,信鸽赖以飞翔的翅膀也很一般。做种和出成绩恐怕很难。 我举此例并非说此家所展示的信鸽都是假货。但是,规范信鸽市场也如市场经济的商业运作,得有级位、品牌、价位。不同级别的鸽舍应有不同的价位标准,享有不同的权利(当然,如有些鸽主愿意底价支援本是好事,毕竟很多养鸽者是工薪阶层)。我也从杂志上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卖家,广告出的是真货,给买者的是替代品。这种鱼龙混杂的现象可能很多很多。所以,有一位台湾的朋友一再反对我买鸽,他的观念是没有一个鸽商具诚信。但是,正如改革开放的市场流通,没有交流谈何发展?这还是一个市场规则的问题。信鸽发展需要有信鸽市场的游戏规则。 说到这里,我很想谈谈我印象中的邢寒、冰心伉俪。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有江苏的朋友给我推荐了两本《鸽友》杂志。在南下的火车上通过杂志,我初初知道北京有一个金城鸽舍。回到驻地后,我冒昧地给冰心女士打了电话,询问了西斯鸽的价格。不久,我与邢寒先生通上了电话,话语很多,谈兴颇浓。我对于同为属龙、大我一轮、同样血型、同样率直,又有相似遭际的他有似曾相识之感。 求真、求好、求实效是每一个信鸽爱好者的本愿。信鸽的周转是以时间为代价的,在目前的赛制下,等待一年往往只有两个赛季。鸽主花了很多脑筋,往往由于受骗上当而耗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而要重新调整又得有一段漫长的等待,如是又错误选择,又将是面临空虚的失望,这不仅仅是金钱所能代替的,这是生命的无畏煎熬! 我很幸运,用底价得到了邢寒、冰心伉俪的支援。且不论价位如何,将来的成绩如何(今年2月26日刚引进),单从我所得到的鸽种的纯真,可知他们两位是鸽界可以称道的诚信的典范。邢寒先生的话我记忆犹新,在得到他所支援的信鸽后,他说我所给人的是最真、、最便宜的信鸽,我不求赚钱,只求我的信鸽在知鸽人(知为古意:“懂得、了解”引申为“内行”)的手里取得成绩,享受养鸽的快感(如其再言:有饭送饥人,好鸽送知人);冰心女士还一再问我是否满意。两相对照我无言以对(还有理由不满意?)。当然全国有许多养鸽者在得到好鸽后,取得很多很好的赛绩,这原本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长期容忍鸽界的鱼龙混杂,又有多少人为此不断地重复作出不必要的牺牲?这值得大家深思。 不仅仅是信鸽的商业运作,各地的信鸽协会的运作也呈现“多样化”,缺失诚信的现象层出不穷。参加鸽会的比赛也成了养鸽人所苦恼的事,养鸽不比赛不可能,但比赛是否公平、公正、公开;比赛前的准备是否尽心;赛鸽运达目的地后的管理是否到位等等等等,一些问题令人揪心。我所参加的鸽会,2004年秋季500公里比赛就出了很大的洋相,使广大信鸽爱好者为此痛心不已,甚至咬牙切齿。在没有懂行的人操作的情况下,原本只能容纳40羽赛鸽的鸽笼竟然超载,后期管理也不善,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许多人血本无归,许多鸽姗姗来迟。几千羽赛鸽在规定的两天内仅有40羽余鸽到位,听闻有一位参赛百羽常常成绩前位的鸽主规定时间内仅到两羽。谁又能承担责任?谁又能负起责任?谁又能去责难责任人?责难又奈何?以后比赛还会有此类问题出现吗? 规范并非没有出路,一些确实有过买假鸽的商贩不要把如此行为看作是你的生存方式。在社会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只有遵循规则才有很多很好的出路,才有长久的进步和发展。 《鸽友》杂志今年第一期登载了成都马新文的对美籍华人余柏华先生的专访。其中有很多让鸽界值得效仿,鸽友欣慰的事实。在美国,赛鸽竟翔很讲规矩,比赛的作弊很少听说,重大比赛组织很严密。相互的支援也很平常,很少功利的意识和商业的运作。余先生介绍说,他的起始鸽就来自于他人的支援,为他取得很多好成绩。同时也谈到刺激赛鸽的用药问题,并非能显示出用药者比他人强。许多观念和意识是我们所缺乏的,也是我国未来鸽界无疑需积极倡导。 记得在澳洲学习时听到这样一个有关诚信的典型个案。有一位从中国赴澳洲深造的研究生,和许多出国者相似,当时经济颇为窘迫。他每天得坐公交车去学校。他发现,公交车是没有售票员的,于是在经历了几次逃票后,胆子越来越大,长期不买票,且心安理得。在完成学业后,他有条件申请移民。但移民局迟迟未能接纳其申请。他颇为疑惑,上门询问缘由,移民局没有给出答案。在经历多次不懈的追问下,移民局劝慰他还是回中国吧。因为你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乘车本该买票,这是最起码的道理,不讲诚信如何行业? 如何理解建立和谐社会,和谐的含义在鸽界又具有哪些内涵?我想各位都不言自明。科学养鸽、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相互支援(并不排斥商业运作)、真诚交易、诚实守信、共荣共赢、和谐发展 。
标签: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13349190911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