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忠荣
甘忠荣,成都人,196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分在贵阳市省级机关工作。次年底因支援三线建设,怀着满腔热情到六枝特区(当时为矿区)。先在公安、后在法院工作。因有写作爱好,对法学和司法有研究兴趣。在任职期间,常挤时间侧重在法学领域向国家级和省级刊物投稿 ,幸被一再刊用。(京、津、沪、及本省)也多次接到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法学方面)的邀请。相当一部份编辑部、出版单位来函联系将拙作收入所编丛书(如《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等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成都读中学时,由于受历史老师孙老师养鸽(外籍鸽;有“原环鸽”)影响,而养孙老师能飞数百公里的“洋鸽”。参加工作后,也时断时续养。养时,每年均高位获奖。(前十名;冠亚军也曾多次获过)也曾被选为鸽会负责人。因有养鸽爱好,历来又有留意搜集赛事报道、有关种、养、训以及研究信鸽文章、书、刊的习惯。作者养鸽,纯属中小学爱好的延续。参加工作后时断时养。 是娯乐型从不是重金引种。从未用高价买鸽。但在贵州高原,(王伟克先生称的:“不适翔地区”)育出了从武汉国家赛飞回六枝属千公里级的信鸽。(云、贵高原千公里难飞)在公棚,五百公里决赛也入围获奖。在本地也夺得过三关赛冠军(柳州至六枝450公里当日归;也是单关冠军;系该千公里雌之直女)。因故,还在献余热。  因长期从事法院工作,作了应作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笔者“为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建设做出了贡献”,受到颁证表彰。  我国信鸽竞翔活动起步晚,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赛鸽强国存在巨大差距。(尚无一个举世公认的快速中、长程品系。这是历史条件造成的。)鸽界面临的历史任务是:我国如何由世界第一赛鸽大国迈入赛鸽强国。虽然任务艰巨、道路漫长。但不举步不行啊 。不才愿为此呐喊。就此打住 。      甘忠荣先生联系方式联系地址:贵州省六枝特区人民法院  或寄:贵州省六枝特区平寨镇文化路(加手机号会收到)邮 编:553400宅 电:(0858)5324623         手 机: 13885876696            Email: ganzhongrong@126.com 加入时间:2007-06-05
文章
637
人气
留言
217
首页 > 正文

试议中国特色赛制 

时间:2011年06月28日    浏览:评论:0
               试议中国特色赛制 
   鸽界就中国赛鸽特色问题发不少看法和意见。蔡文龙先生将当前中国赛鸽特色概括为:当前除台湾一地独有的海翔外,中国赛鸽运动主要形成了超远程信鸽比赛,广泛的公棚赛鸽,幼鸽千公里竞翔等三大特色。
    有人预言:十年后,千公里以上长距离赛将被彻底摒弃。
    如何审视我国赛制?即中国特色的赛制?对这一问题,笔者以为应从发展眼光看待。多年来,我一直想就中国特色赛制发表个人的看法。而鸽界也常提到中国特色赛制。但无确切定位。即是说:什么是中国特色赛制?似有探讨的必要。为此,试议如下,供探讨:
    当前,国内中短程赛事火爆异常。各地的大奖赛,首先是公棚引导的短中程大奖赛,更是将这一赛事推到了极至。自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后,我国赛鸽竞翔由干受到国外赛鸽界的影响,从追求远——超远程竞赛转而重点回缩在五百公里的竞翔上。我们虽保留超远程赛事,但势头已不强劲,千公里赛也日显冷清。原因是奖金不高。《中华信鸽》评论员曾指出 :“我们要跻身世界信鸽强国鸽之林,要抓好千公里赛项。因为这是世界信鸽列强的热门赛项,最有可比性,最能体现一国实力的赛项。欧洲5大长程赛,日、美鸽友为之奋斗的赛项,都是在千公里赛程上。我们必须在千公里赛项上确立自己的优势。”( 中华信鸽本刊评论员:《世纪之交的飞跃——98年187羽千公里当日鸽述评》;见1999年第一期《中华信鸽》)千公里是当代人类赛鸽最经典的赛项。700——1200这个级别的当日归和隔夜长距离赛是定向、耐力、速度赛鸽原始种系的基石所在。今天的比利时,荷兰,德国,英国,本国性质的700--1000公里比赛也是欣欣向荣,荷兰的1100公里国家级圣维仙赛,已达110年历史。800--1100公里长程赛是西欧赛鸽强国的立赛之本、立鸽之本。顾成海先生在《热了五百,冷了一千》-文中曾说过:“‘热了五百,冷了一千’,这是时下鸽友们的一个共识。有些地方千公里比赛停止了,有些鸽友千公里鸽子不养了……在比利时、荷兰陴多著名养鸽家,都是从短程赛起家,以长程赛成名,而我们却走了一条绝然相反的路子。如果长程赛事继续冷下去的话,很多有潜力的种鸽往往会埋没掉,将来重振起来,又将落后于欧洲若干年。”笔者认为,国内中短程赛事火爆、千公里长程赛冷清,是我国竞翔尙处于初级阶段的表现(赛鸽强国也不会热中短而冷长程)。是历史性退步。但,这是暂时现象。当我们步入赛鸽强国时,千公里比赛一定会热起来!
    赛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之一,现代赛鸽竞翔已成一项体育与娱乐相结合的休闲文化活动。从我国国情出发,中国将最终形成什么赛制?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赛制应是:以鸽王赛为主、短中长超并存的赛制。这也将应是中国特色的赛制--将来最终形成的我国赛制。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日中国信鸽协会胡建国主席在新春贺词中说:“要在保留完善中国传统长距离赛基础上,改进赛制,使之与国际接轨,以满足广大信鸽爱好者不同的赛事需求” 。胡主席所述“不同的赛事”, 笔者认为即指“短中长超赛事”。而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中短程赛属普及型比赛。人人均有条件参与。也是大众化比赛。但归巢像下餃子一样。必将向多关赛、鸽王赛发展。
    中长程(千公里)赛属高一级比赛、包括鸽王赛。顾澄海先生说:“日本鸽友研究信鸽的当天飞行极限定格在1300公里,所以他们从不举行超过1300公里的比赛。”(见《浦江鸽人的创举》, 载《中华信鸽》2000年第5期)。中长(千公里)程赛与国际千公里及鸽王赛接轨。国际上著名的巴塞罗那大赛,系一年一度的顶级赛事。其参赛国赛距在800——1300公里左右。当我国步入赛鸽強国后,我国千公里赛必将成为与西方在远程上一争高下、吸引国际鸽坛的经典赛事。我国的千公里比赛将与西方巴赛罗那国际大赛各展丰彩。
    笔者曾说过:世界上除我国外,只有少数地区和国家有条件举办超远程赛。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应视为超远程赛是中、美、澳的“专利”。作为赛鸽大国的中国,超远程赛是我国的强项、优势。我国疆域辽阔,有比西欧赛国强国优越的超远程赛线。在赛制与国际接轨上,我国应有自己特色。鉴于我国有超远程赛的优良传统。笔者相信:当我国步入赛鸽強国,我国超远程赛鸽将成他国改良鸽质的香馍馍。
   笔者预言:以鸽王赛为主、短中长超并存的赛制,将是中国特色的赛制。笔者曾撰文说过:超远程1500公里属成鸽科学翔距。在1000--1500公里归巢率仍相对较高。因系信鸽体能尚未达到体能极限的翔程。
   而1500公里超远程赛,应是信鸽超远程赛最适宜、且归巢率相对较高、是最理想的超远程翔距,系信鸽耐受力范围之内最佳的超远程赛程。在生物学上也是科学的。2000公里的超远程,属成年信鸽丢失率高的翔距。正因为如此,笔者多次撰文表示:我国信鸽比赛,应为短中长超并举。
    体育比赛实是向极限挑战。而1500公里——2000公里的超远程赛尚不属挑战极限(信鸽耐受力范围之内)。当我国跻身赛鸽强国后,笔者预言:超远程赛在适翔地区定不会消失。将很可能成为一项挑战极限性质的赛项。并因此为国际鸽坛作出贡献。 二千公里及以上至三、四千公里左右的归巢鸽,体现了赛鸽顽强的意志、不死必归的毅力,非常难能可贵。可喜的是,不少省、市仍坚持举办超远程赛。江苏省还将这一赛项作为“保留项目”,视为“中国的传统项目”、“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国粹”。坚持这一赛项。连原国际鸽联主席卡洛斯也对我国超远程信鸽爱不释手、钟爱有加。还带回巴塞罗那。2006年5月30日上海477羽放西宁(1930公里),有效期30天内归94羽。归巢率达到20%;6月28日,上海10510羽放天水(1512公里),15天归巢3195羽。归巢率高达30%,创造了历史性的新高和成就。赛鸽强国--日本信鸽界,为我们超远程竞翔所取得的成就也大加赞誊、并发来贺电。惊称:“创造了世界信鸽史上光辉灿烂的新历史”,“取得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能受到国外友人而且是国际鸽联主席的首肯、赞叹,以及祝贺。应视为:我国超远程赛对国际信鸽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比利时俱乐部大师菲利浦·马提尼的愿望是:参加超远程赛。比利时俱乐部大师、世界鸽展评审员、菲利浦·马提尼说:“我迷恋长距离比赛,在比利时如果有2000公里或3000公里的比赛,我会一个参加。”(米星:《中国超远程的知音》)
    笔者表述的中国特色的赛制妥否?留待历史检验。
   欢迎探讨。但希对事不对人。人身攻击不可取。
  
   作者声明:
   本文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
0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0551-65301739 传真:0551-65301769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