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忠荣
甘忠荣,成都人,196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分在贵阳市省级机关工作。次年底因支援三线建设,怀着满腔热情到六枝特区(当时为矿区)。先在公安、后在法院工作。因有写作爱好,对法学和司法有研究兴趣。在任职期间,常挤时间侧重在法学领域向国家级和省级刊物投稿 ,幸被一再刊用。(京、津、沪、及本省)也多次接到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法学方面)的邀请。相当一部份编辑部、出版单位来函联系将拙作收入所编丛书(如《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等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成都读中学时,由于受历史老师孙老师养鸽(外籍鸽;有“原环鸽”)影响,而养孙老师能飞数百公里的“洋鸽”。参加工作后,也时断时续养。养时,每年均高位获奖。(前十名;冠亚军也曾多次获过)也曾被选为鸽会负责人。因有养鸽爱好,历来又有留意搜集赛事报道、有关种、养、训以及研究信鸽文章、书、刊的习惯。作者养鸽,纯属中小学爱好的延续。参加工作后时断时养。 是娯乐型从不是重金引种。从未用高价买鸽。但在贵州高原,(王伟克先生称的:“不适翔地区”)育出了从武汉国家赛飞回六枝属千公里级的信鸽。(云、贵高原千公里难飞)在公棚,五百公里决赛也入围获奖。在本地也夺得过三关赛冠军(柳州至六枝450公里当日归;也是单关冠军;系该千公里雌之直女)。因故,还在献余热。  因长期从事法院工作,作了应作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笔者“为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建设做出了贡献”,受到颁证表彰。  我国信鸽竞翔活动起步晚,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赛鸽强国存在巨大差距。(尚无一个举世公认的快速中、长程品系。这是历史条件造成的。)鸽界面临的历史任务是:我国如何由世界第一赛鸽大国迈入赛鸽强国。虽然任务艰巨、道路漫长。但不举步不行啊 。不才愿为此呐喊。就此打住 。      甘忠荣先生联系方式联系地址:贵州省六枝特区人民法院  或寄:贵州省六枝特区平寨镇文化路(加手机号会收到)邮 编:553400宅 电:(0858)5324623         手 机: 13885876696            Email: ganzhongrong@126.com 加入时间:2007-06-05
文章
637
人气
留言
217
首页 > 正文

上海鸽系不能概括中国信鸽

时间:2015年02月04日    浏览:评论:0
               上海鸽系不能概括中国信鸽
        ——云南信鸽、大连千公里与所谓国血无血缘关系
   笔者在《
国血是什么?》一文中曾说:上海鸽系不能概括中国大陆信鸽。如云南老品种信鸽、“高原雨点”无上海鸽系掺入。大连千公里高速种群是远洋轮船带进来的天落鸟在大连育成。也无上海鸽系掺入。
    现简述如下:
   云南信鸽是与上海鸽系无血缘关系的信鸽。如云南贺姆种、小麻佐、贺姆、五零系、松山红绛。董天敏先生在《云南信鸽》一文中说:云南老品种信鸽一般叫老串鸽。源于日本投降后日本军鸽、美军驻昆部队遗留的美国军用鸽。(见昆明市信鸽协会主办的《信鸽爱好者》1980年第一期)。周亮先生在同期《“高原雨点”浅谈》一文中指出:“高原雨点” 信鸽育成于五十年代初期。它是以“贺姆” 信鸽为基础,杂以“麻佐” 、“烈日” 、“旭种” 、“特莱根” 、“赛罗讷”、“五零系”、“卡利那斯”及云南本地的“楚雄雨点” 等七个国家的八类名种育成的一个新的品种。共分27个品系。“因该种系信鸽在云南边疆山高、雾大、鹰多及气侯复杂,地形多变的高原自然条件下育成,并且毛色大多为雨点,故命名为‘高原雨点’ 。”
    而大连的千公里高速群是一个不能被复制的独特的种群,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赛制条件下,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育出的独特的一族赛鸽。
   吴戈平先生在《在历史中走出的千公里高速群》(见2005-9-27 10:43:35《赛鸽资讯网》)一文中指出
:“大连千公里种群是远洋轮船带来的天落鸟” 。
  他说:从八十年代中末期开始,借助地利之便,大连鸽友手中就掌握了大批的外藉鸽,当然这些源源不断地涌进大连的鸽子都是些不明血统的天落鸟,都是通过远洋轮船带进来的,……正是这些赛鸽为大连的赛鸽运动奠定了基础,当年中国的赛制还是以超远程为主,而鸽友们大多不了解国外的赛鸽还有短,中远程赛鸽之分,更不了解这些赛鸽的血统底细,只是按照中国当时的赛制,500,700,1000,1500……一路放下来,一直放到底,年复一年,季复一季,一些当时看来不行的鸽子,和真的不行的鸽子包括许多短程速度鸽在这种赛制下被很快地自然淘汰了,一些能飞到千公里的中长距离高速鸽子象沙里淘金一样从千万只天落鸟中淘了出来,这些千锤百炼的赛鸽不但在千公里赛程上能够归巢而且具备良好的速度,在九十年代初大连千公里竞赛就创造了1700多米的高分速。而且在1500公里上也有非常好的发挥。几次1500公里比赛大连都创造了第二天归巢的记录,而700公里比赛通常都是当天归,后来干脆第二天就不算成绩了。正是这些从沙场上杀出来的用实践检验出来的赛鸽,成为大连远程鸽的中坚,成为今日大连千公里高速种群的基础。
    大连的千公里高速群是一个不能被复制的独特的种群,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赛制条件下,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育出的独特的一族,
    大连培育出的鸽系“和中国传统的超远程鸽相比它们不仅具备耐翔,归巢性好的特点,而且更有速度,在公棚赛中,由于比赛训放频度不高,它们的表现也相当优秀”。 
    吴戈平先生在《大连信鸽第4次实现千公里当日归》提供的史料显示:北方千公里当日归,还创下了归巢率70%以上的奇迹。他在该文中说,大连集鸽577羽于2005年5月14日4时30分在黑龙江绥化市进行千公里竞翔,约600公里顺风,400公里逆风,下午3时55分第一羽归巢,分速1371.196米。前25名分速在1320米以上。当日报到242羽。而当天四时后,连100名都报不进。归巢的有的不去报。“据初步估计当日归70-80%”。(2005年第4期《赛鸽天地》)这,显然创下了千公里当日归巢率之最、创下了世界纪录和奇迹。

       相关链接: 国血是什么?_藏经阁_赛鸽资讯网

0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0551-65301739 传真:0551-65301769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