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忠荣
甘忠荣,成都人,196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分在贵阳市省级机关工作。次年底因支援三线建设,怀着满腔热情到六枝特区(当时为矿区)。先在公安、后在法院工作。因有写作爱好,对法学和司法有研究兴趣。在任职期间,常挤时间侧重在法学领域向国家级和省级刊物投稿 ,幸被一再刊用。(京、津、沪、及本省)也多次接到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法学方面)的邀请。相当一部份编辑部、出版单位来函联系将拙作收入所编丛书(如《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等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成都读中学时,由于受历史老师孙老师养鸽(外籍鸽;有“原环鸽”)影响,而养孙老师能飞数百公里的“洋鸽”。参加工作后,也时断时续养。养时,每年均高位获奖。(前十名;冠亚军也曾多次获过)也曾被选为鸽会负责人。因有养鸽爱好,历来又有留意搜集赛事报道、有关种、养、训以及研究信鸽文章、书、刊的习惯。作者养鸽,纯属中小学爱好的延续。参加工作后时断时养。 是娯乐型从不是重金引种。从未用高价买鸽。但在贵州高原,(王伟克先生称的:“不适翔地区”)育出了从武汉国家赛飞回六枝属千公里级的信鸽。(云、贵高原千公里难飞)在公棚,五百公里决赛也入围获奖。在本地也夺得过三关赛冠军(柳州至六枝450公里当日归;也是单关冠军;系该千公里雌之直女)。因故,还在献余热。  因长期从事法院工作,作了应作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笔者“为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建设做出了贡献”,受到颁证表彰。  我国信鸽竞翔活动起步晚,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赛鸽强国存在巨大差距。(尚无一个举世公认的快速中、长程品系。这是历史条件造成的。)鸽界面临的历史任务是:我国如何由世界第一赛鸽大国迈入赛鸽强国。虽然任务艰巨、道路漫长。但不举步不行啊 。不才愿为此呐喊。就此打住 。      甘忠荣先生联系方式联系地址:贵州省六枝特区人民法院  或寄:贵州省六枝特区平寨镇文化路(加手机号会收到)邮 编:553400宅 电:(0858)5324623         手 机: 13885876696            Email: ganzhongrong@126.com 加入时间:2007-06-05
文章
637
人气
留言
217
首页 > 正文

驳“国血论

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浏览:评论:0
驳“国血论”
——顾老提及国血及期望

  袁民先生在《“国血“是历史陈迹!》说:“国血”是指那个年代以李梅龄、汪顺兴为代表的鸽子品系。这个概念有二点特别重要:一、是“那个年代”而非其它任何时期;二、是以李梅龄、汪顺兴为代表的那些鸽子品系。也就是说只有在那种历史背景下才能出现那些人物和那些鸽子,后人为了怀念那段历史称之为国血。国血不是品系,李鸟、汪种算是品系,所以国血的称谓有严格的限止。后人有李鸟、汪种,但绝对没有国血。
  应该说,这样提及国血还是说得温和些。在《鸽界十大谬论》一文中,袁民先生甚至将“国血” 斥为谬论!    李种就是李种、汪种就是汪种,为什么非要扣上“国血”的高帽子!
  有人还为国血下了一个如下定义:国血是我国现代信鸽运动的开创者与鸽界前辈,以不同渠道进入我国大陆的信鸽、军鸽、通讯信等“洋鸽”为种源,在我国大陆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数十世代“选长配长”的继代选育,所形成我国特有的适合远程、超远程赛的信鸽类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信鸽品种。(孙振邦 :界说“国血” )
  作者称:国血“是一相对独立的信鸽品种”。
  已故的蔡明先生在《积极慎重命名品系》(《中华信鸽》1988年第11期) 一文中说 :“信鸽的品种或品系,决不是人们信口开河叫出来的,而是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  
         品系、品种属科技名词,是两个不同概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它有明确定义,并审定公布。如品种来自同一祖先、具有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能稳定一致的一种养殖生物群体。 品系是源出于同一祖先且具有稳定基因型的一个生物种群。将国血定为品种依据何在?由那里审定、公布?实无科学依据、仍是伪科学也!
  
 该文作者对国血的定义主观、无科学依据。国血用语不是品种、品系的用语。国际鸽坛从无所谓信鸽的国血说即证明了此点。就信鸽而言是品种、品系说。世界上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日本 、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比利时、荷兰、德国引种,很多国家相互引进育种,从来没一个国家或个人说自己培育的信鸽是国血。因此,作者所谓信鸽的国血定义界定为信鸽的品种说实无依据。作者本人也说,“国血的称呼不需由国家法定,也不必得到国际鸽联的认可。” 这种说法也表明民间出现的国血用语缺乏科学性。按孙振邦先生对国血的定义,那就有日本国、美国等国家的国血。因为他们均存在“该国现代信鸽运动的开创者、鸽界前辈,以不同渠道进入该国的外籍信鸽为种源,在该国选育,形成信鸽类群!”国血称呼的出现也表明了我国在育种、培育品种的落后也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写照。国血论提法、称谓、这一用语因涵盖面宽,确实不周密、不科学,还可让人产生歧义。 “国血”是广义用语。“国血”、“国鸽”者,中国鸽也,它既包括信鸽,也包括观赏鸽(如我国的“两头乌”、“喜鹊花”)、源于本土的传统的土鸽、甚至菜鸽。谁能说这些不是中国鸽,不是中国血?而且是正宗的“国产”!

  “国血”论违反信鸽品系观。国际鸽坛也无“国血”的理论和学说!在国际鸽坛,没有这是美国血、法国血、比利时血、日本血、荷兰血、英国血、卢森堡血、德国血······中国血的说法和理论。而是以育成的品系来划分。当然有比利时鸽、荷兰鸽、德国鸽之称谓。但世界鸽坛只承认公认的品系,而不泛称比利时鸽、法国鸽。仅比利时新老品系就有一百多种。如以比血概之,实难区分不同品系鸽。因之“国血”还是我国习惯不科学、独创的称谓。当然,有人要怎么称呼,那是他的自由。但得不到国际鸽坛的认可,那就由不得“国血”论者啊。这才是实质和要害所在。

  鸽界前辈曾提及国血、及不同含义。

  1、国血是指源于本土的中国鸽子。
  国血、国血鸽是源于本土的中国鸽子。也即如人称的土鸽子。

  扬国方(顾澄海)在《上海引进外血的三次浪潮》中说,当年李梅龄引进10羽外血,“把国血‘松江灰’ 、‘紫金砂’等冲击了一下” (见1996年第3期《中华信鸽》)。 这里的国血显然是指与外国鸽子无血缘的中国鸽子。如“松江灰”、“紫金砂”等在中国土生、土长、繁殖的本土中国鸽子。这里,又把本土中国鸽子称为国血!

  2、国血鸽又指中籍洋鸽。
  在同一文中,他又说:引进外血第三次浪潮“冲击了国血鸽。国血鸽作为一个耐力鸽品系仍拥有大量饲养者” 。这里的国血鸽,显然又是指从1931年以来及1946年以来引进外籍鸽所养育的信鸽,即中籍洋鸽。

  鸽界前辈张一望老先生在《超远程的介入有助提高赛绩》一文中说:中国的信鸽原先也是从国外引进的,时间长了,中国化而已,严格地说,叫“中籍洋鸽”(1996年第6期《中华信鸽》)

  3、鸽友们把上海鸽系誉为国血;但顾老期望培育超、长、中优秀鸽系。
  顾澄海先生在《浦江鸽人的创举(副题:上海超长程鸽系的形成)》(载《中华信鸽》2000年第5期)一文中又说,“上海鸽系的主要功绩是雄踞我国鸽界近半个世纪,鸽友们把它誉之为‘国血’”。即把上海鸽系誉为国血。可以理解为,鸽友称的所谓国血是指上海鸽系、或者说:所谓国血乃上海鸽系也。

  组成上海鸽系(上海超长程鸽系)的基本鸽系,顾老概括有三种:    
  第一种,以比利时伟奇、固耐和德国麻尔、克伦巴、德国军用鸽等为主的“李鸟”(即“李梅龄种”),及由此而延伸的“秀龙种”等。

  第二种,以美国海斯曼沙爱昂、比利时司达沙、华普利和“中美合作所简谍鸽”为主的“王福元沙爱昂”、“李祖光沙爱昂”,及由此延伸的“杨家绛”等。    

  第三种,以日本军用鸽为主的“吴淞鸟”,及其领航鸽系“汪种”等。

  其它还有“培尔琴”(比利时鸽),“跃龙鸟“(台湾鸽)、“飞轮”(日本鸽)等。为什么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基础种鸽却形成一个单一的超长程鸽系?这是上海养鸽者长时期进行定向培育的光辉成果。

  顾老指出:上海鸽系鸽友们将它誉为“国血” 。他深知,国血提法欠科学。应培育品系。所以他在文末强调说:“上海鸽人以伟大的创造精神经过二代人的努力,在20世纪育成了上海超长程鸽系,为我国鸽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新世纪里,上海鸽人将更加努力地培育出超、长、中兼备的优秀鸽系,为鸽界作出新的贡献!”可认为是:对我国鸽界的期望。    

  “上海鸽系”“鸽友们把它誉之为‘国血’”,这也是顾老生前对“国血” 的解答!顾老回避将上海鸽系定为国血(其国血正解是指源于本土的中国鸽子、中籍洋鸽)、强调培育超、长、中优秀鸽系可认为是:对我国鸽界的遗愿。

  愿国人为育成以国人命名的优秀鸽系而努力!
     

  驳国血论之二:《老一辈主张改良老品种、培育优秀品系》(待上传)

0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0551-65301739 传真:0551-65301769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