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有利
文章
162
人气
留言
0
首页 > 正文

反复近亲繁殖是弊端的

时间:2010年03月11日    浏览:评论:0


反复近亲繁殖是弊端的

    赛鸽比赛育种对于鸽友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通过几年的近亲繁殖,了解了一些近亲回交的事情,笔者总是设法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同系配对,总想以此来赢得比赛成绩,并将所有注意力集中至此玩法中。

    通过场场赛事,一开始还春风得意,前名次的鸽子进了不少,时常听到一些鸽友说,某某的鸽子是多重近亲,飞的多好多好,感觉鸽子不怕近亲繁殖,几年下来一棚亲戚团队形成。

    后来笔者试着出了一批反复近亲的鸽子,结果种种困惑使笔者满头大汗不知所措,种鸽还是那些品系,赛鸽还是那样做出,部分赛鸽该到比赛的时候就出现了麻烦,看似表面健康,一经200--300公里训放回来,表现身体虚弱开始生病,不吃食或是不消化,病情顽固、接下来的比赛根本就上不去。

    在以前,这种情况有时也有发生,不过经过短时休整很快就会复原,接下来的比赛照常进行,飞的快的鸽子还是很快,回来后恢复的也快不受病魔侵袭,健康状况良好,下场比赛继续征战不在话下。

    这个实验是清楚的,反复近亲繁殖是错误的表现,种系也会退化,在这方面表现最多的是容易生病,迷飞、体型变小、呆傻、甚至有的鸽子,根本不象是会飞的鸽子、如果培养品系的话,适度近亲的鸽子杂交后做种价值极高,当然我是指那些优秀的鸽子,在赛鸽运动中不仅仅要最好的鸽子,还要最好的饲养者,但是闭门造车也要跟上形势行,这种做育方法真的很浪费时间。

    我们在做近亲或同系繁殖时,选择血统优秀、体型赛季超群的种鸽是正确的,同系近亲繁殖的后代再杂交,选择杂交优势,优选劣淘再回交不就形成了品系了吗。

    反复近亲的问题看是简单,却没有遵循自然的法则,自然中的种群是在进化的,适者生存的法则逐渐的,杜绝了一些愚笨免疫力低下的物种,那么我们把信鸽培养成为今天的赛鸽,使其更换了工作,目的是要在放飞地司放后快速反舍取得成绩,并非向通讯的信鸽一样只要把东西带回来就算完成了任务,那么身体素质,血系遗传、后天驯养、靠的是多方面因素,强化培养优势并非反复近亲就能解释的问题。

0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0551-65301739 传真:0551-65301769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