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铭
加入时间:2011-12-08
文章
114
人气
留言
1
首页 > 正文

赛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

时间:2017年08月19日    浏览:评论:0

赛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                                         陈仲铭(上海)

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之一:

卵生、晚成、公母共孵、共哺、共育

成年鸽成熟配对成功后,经过多次交配(交尾),710天即可产卵,每次先后产卵2枚,前后间隔4648小时,由公母鸽轮流孵化,孵化1718天雏鸽破壳而出。初雏属于晚成鸟,全身裸露裹有黄色短密绒毛,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双眼睑闭合,能挪动而下肢无支撑力,不能自行觅食,必须继续在亲鸽的抱孵下生存;出壳后2小时亲鸽嗉囊开始启动泌乳,46小时由亲鸽哺喂由嗉囊壁分泌的嗉囊乳才能生长发育成雏。初乳呈透明浆液状,继而13天,哺以略带黄色浓厚的嗉囊乳,1周龄后,逐渐改变为半消化食物带消化液的食糜浆,2周后逐渐粗放至经嗉囊浸涨的颗粒饲料。45日龄睁开眼睛,视力发育亦由近至远。14日龄伴随着初生羽的逐渐长成黄绒毛脱落。21日龄开始学习觅食,随早熟晚熟品种不同,2328日龄脱离亲鸽,自行觅食步入独立生活幼鸽阶段。

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之二:

公母配对诱导排卵,母暖巢,公“叮蛋”

鸽不同于其他禽鸟,母鸽性成熟后,必须在与公鸽有效配对下才会产卵,由公母鸽共同孵化、共同哺育后代。

通常在配对后多次交配下,产卵前35天雌鸽开始趴窝暖巢,公鸽衔草棍、木棒、小石块等供母鸽填进巢窝,公鸽不允许母鸽离巢半步,公鸽“叮蛋”程度几乎达到寸步不离,710天雌鸽才产下第一枚蛋,在4448小时(平均46小时)后即隔一天产下第二枚蛋,进入孵化状态。

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之三:

具“双重呼吸”和“双重循环”功能

1.双重呼吸功能

鸽与众不同却与迁徙候鸟一样的是,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系统。鸽在吸气时,所吸入的新鲜空气大部分气流经压缩态的肺脏进入后气囊,而仅有少量的新鲜空气进入副支气管、毛细支气管,通过肺泡壁直接与肺泡床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置换,释放氧气,带走二氧化碳;此时,前气囊同时扩张,接受来自肺泡的上次吸气时所吸入的新鲜空气,暂时寄存在气囊里。在呼气时,后气囊空气流入肺内,再次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前气囊的气体进入毛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体外。而气囊却因为没有氧交换床,所以气囊自身并不具有氧交换功能,但是它能够吸收气体中的挥发性药物、有毒有害物质和空气中雾霾等的雾态微粒。气囊仅起到贮存气体,增加每次呼吸时的氧交换总量;气囊在贮存气体的同时,也减轻了鸽体腔、骨髓腔等组织器官的比重,从而增强自身在大气中的浮力,使鸽更适宜于长途飞行翱翔;还有就是充满气体的皮下气囊能使鸽子的身体呈现似飞艇样纺锤状流体形,以减轻飞行中来自前方的气流的阻力。人们通常将鸽的这种肺和气囊在一个呼吸周期中相互联合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以及在一个呼吸周期内经过两次气体交换的生物特性现象,称为“双重呼吸”。

2.水的再吸收双重循环功能

鸽与众不同的就是水的反复循环再利用生物特性功能。首先是,鸽的肾脏具有水的再吸收功能。血液由经肾动脉进入肾的中、小动脉,再进入微动脉、毛细血管,由肾的数十万个肾小球(肾单位)将血液中含有的多余水分和代谢产物(包括药物成分),通过细胞膜的渗透滤过功能成为原尿,原尿再通过肾单位中的肾小管进行再吸收,将原尿中的水分进行回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其次是,鸽的小肠肠壁的绒毛状毛细导管,在对肠腔内营养物质(包括药物成分和致病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肠毒素)等进行吸收的同时,将肠腔内的大量水分吸收进入门循环系统,经肝脏处理后再进入血液循环,再代谢。不仅仅是鸽的小肠具有将肠腔内所分泌的肠液中的水分进行回吸收,而鸽的大肠、直肠也具有极强的水分吸收功能,尤其是鸽的直肠和泄殖腔部分,成为司理肠腔内水分的最后一道关隘,而具有更为强大而有效的水分再回吸收功能,以保持鸽子的粪便始终是干结的。肠腔内容物中的所有水分通过小肠、大肠、直肠的再吸收功能,将粪便浓缩挤压成形成条索状进入泄殖腔,再经泄殖腔在短时间贮存的同时,再进行最后一次的再吸收挤压成形,然而使正常鸽所排泄的粪便,始终是保持干结而成盘龙宝塔状。

信鸽的这种水分再吸收反复利用的多重“双重循环”功能,能使鸽机体以补充最少的水分消耗来进行代谢,保持体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适应鸽在长时间飞行途中,毋须为了补充水分而迫使中途停顿栖息渴饮的频率,从而能快速归巢。人们通常将鸽的这种体内水分的反复循环回吸收再循环利用的生物特性功能称为水的再吸收“双重循环”。

鸽的这种气体的“双重呼吸”和水分的“双重循环”特点。使鸽在一呼一吸时,在有限的气道通气量范围内,以最大的限度有效吸取空气中氧,最大限度地有效置换出体内所积聚的二氧化碳,提高血氧饱和度,以满足超极限运动氧耗增加时的需求。鸽的水分来自于饮水、饲料中所含水和代谢水,如此的水反复回吸收再利用的双重循环系统,不仅是能够使机体迅速得到水的平衡,而毋须在翱翔途中携带过多的水分,这样,既保证了运动代谢的需要,又能使鸽在飞翔运动中调节体表散热保持体温的恒定,以适应外界环境使它具有抗严寒、耐高温的适应能力,为竞翔创造最佳先决条件。

此外,鸽的心脏仍保持与哺乳动物一样属于四腔动物,其血液循环系统仍然保留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二套循环最佳路径。

鸽的消化系统也和哺乳动物一样具有门脉循环系统,其肠道消化系统所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药物成分)代谢毒素、细菌内外毒素等,均不能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必须通过单独的门脉循环系统,汇集后全部由经肠系膜静脉回流进入肝脏“化工厂”进行处理后,通过肝静脉进入机体的血液循环。

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之四:

消化快,吸收不完全

鸽属于素食动物,以颗粒种子饲料为主食,不需要储存大量胆汁,鸽为适应翱翔减轻飞行负荷,已经将胆囊废弃,胆囊储存胆汁的任务由肝胆管、总胆管替代完成,由于没有胆囊,鸽不能耐受大量的动物脂肪、油性饲料和高蛋白饲料。于是,脂肪油性饲料和高蛋白饲料的供应,必需少量反复多次供饲。

鸽强大的肌胃中掺杂了适量的砂砾,能极快地将饲料颗粒研磨成糜浆,连同消化液一起送入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化工厂里添加了由肝脏分泌的胆酸、胆盐,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消化酶相互激活下,完成脂肪、蛋白质的分解,由小肠完成消化吸收任务。鸽的消化功能虽强,却吸收很不完全,尤其是盲肠已经退化成盲突,没有了盲肠肠道发酵不全,于是鸽不能消化纤维素饲料。结肠、直肠亦被精简得很短,其吸收水分的任务也移交给了泄殖腔来完成,于是鸽患病时很容易拉稀。

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之五:

群居、群翔、恋巢,具有定向功能

虽属于飞翔禽类,但定居、群飞,但不属于候鸟。

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之

换羽规律

鸽胎生绒毛,初生羽平生只换一次。继而每年一度的秋季换羽,“七零八落九齐十美”。换羽期部分品种鸽停止产蛋。

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之七:

右侧卵巢退化

鸽由于是诱导排卵,不需要双侧二个卵巢,鸽右侧卵巢已经退化。

鸽健康生理与生物特性之八

进化—分化—再进化或退化

家鸽已不能等同于原鸽、野鸽。在人类训化、干预、改良下,原鸽已经分化成信鸽、观赏鸽与肉用鸽三大系列。而信鸽、观赏鸽与肉用鸽又继续分化成许多不同外形、体型、飞翔能力、定向性能特点的品系鸽种。近来基因工程研究发现:丢失的信鸽可以退化回归大自然,沦落成为现在的野鸽。

 

 

 


0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0551-65301739 传真:0551-65301769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