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答案:短距离。主翼多一根,通常相对着副翼会少一根。主翼负责向前推进,多一根主翼,多一份向前的力量。副翼负责维持鸽子在空中不坠,少一根副翼,减少一份维持的力量。在这种副翼较弱的条件下,鸽子为了维持一定的飞行高度,必须加速拍击翅膀,好处是飞行速度加快,坏处是力量容易耗尽。就像以跑100
翅膀的大条越拔越短,尾羽羽条越拔越长。
有些鸽友利用副翼较弱时的飞行特点,在比赛时(限短距离)将副翼故意修短,增加飞行速度。
鸽子如果生病,将会在正在成长的翼上留下记号。除了羽轴上会有锯齿状的白痕外,羽面柔软部分也会产生皱纹。我们举个尾羽的例子:
尾羽通常在主翼换至第6
五、何判定鸽子是第几轮蛋孵出
在幼鸽出生的一年内,我们可以从幼鸽的主翼上看出该羽鸽子是第几轮蛋所孵出。这是相当实用的技术,如果你向某人指定购买某一特定轮次的幼鸽,可以自己确认是否受骗。
鉴鸽的八种方法是:一惊,二看,三量,四拉,五掂,六压,七掰,八摸。
一惊:
在鉴鸽前,我是从不急于先伸手捉鸽的。我喜欢站在装有五六羽鸽子的鸽笼前,采用突然用手一挥、双手击掌,用脚跺地或用红布条挥动予以惊吓的方法,观察鸽子在突然受惊后的表现。优秀的赛鸽总能处惊不乱,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大将风范,在受惊吓后仅仅是脚稍稍移动几下或眨动几下眼皮。而受惊吓就慌乱,心理素质较差。有兴趣的鸽友,当你有机会参加市级每年一次的信鸽品评(参评鸽都是各赛级进入前6
二看。
先看鸽子的长相,看是否具有灵气。现在所养的信鸽是因为经过数百年一代一代地淘汰、训放、提炼和培育,使信鸽本身应具备的素质和灵气逐步提高。具有一对“
三量。
一鸽抓在手,量一量龙骨的长短和龙骨与耻骨(蛋门)之间的距离。龙骨的长短应和鸽子的体型大小比例适当,以中等体型鸽为例,其龙骨的长度在7cm
四拉。
将鸽子翅膀最大限度地拉开,再迅速松手放回,拉开时感到紧而有力,有股韧劲,松开时感到回收迅速有力,富有弹性,说明翅膀的肌肉较为发达,发达的肌肉是增加振翅频率的前提。其次,看鸽子翅膀的主羽、副羽是否齐整,若整个翅膀的羽面形成如鹅毛扇那样略向里凹的扇面,其拍打形成的风量大,冲力强,速度则快;再次,要看翅膀的十根主羽的长度、宽度、厚薄度,较长较宽且又较薄的为最佳,若主羽最外端的三根主羽羽头齐且圆,那是最好的。
五掂。
鸽子握在手,将握鸽的手相对松开,掂一掂手中鸽子的体重是否与其体型的太小相吻合。人们根据人的身高测算出标准体重,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超过标准体重的,称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的,称为瘦弱。同样的道理,若你手中是只中等体型的赛鸽,一般体重应在8—9
六压。
将一羽赛鸽紧握于手中,鸽体下面四指握紧,上面的大拇指压于鸽体的背部,这时鸽子的尾羽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鸽子的尾羽仍然紧束不散呈宝剑状水平或下垂。其二、尾羽散开成扇状且上翘。我个人偏爱前者。另一种鉴鸽的方法是将鸽子握于手中,手自然地轻松略放且突然往下一沉,此时手中的鸽子也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我是不喜欢尾羽成扇状且上翘的鸽子。
七掰。
将赛鸽的嘴掰开,看其上腭是否有锯齿形裂缝,气管口是否较大,裂缝是否长且窄。我们知道,赛鸽飞翔时,空气密度越大,阻力越大;飞速越快,阻力也越大。鸽子在竞赛飞翔时,除和气呼吸有关,鸽嘴的开腭、闭腭对呼吸也起到辅助作用。开腭鸽利于赛鸽在飞翔时吸气呼气的通畅,且开腭鸽扑翼频率相对高些,速度相应也快些。通过对我本棚多羽冠、亚军和长距离快速归巢鸽的观看,归巢后,其上腭均是裂开的,所以,我偏爱开腭鸽。
八摸。
赛鸽的龙骨形状与赛鸽的速度有直接关系。龙骨平或凹时,背部流线较高,造成上面压强小,下面压强大,形成上举力,浮力相应增大,浮力大会降低速度。龙骨较高且凸,上面压强大,下面压强小,压力大而浮力小,飞行困难,欲速则不达。一羽赛鸽的龙骨高低与其体型要适中,呈一定弧度和流线状,在飞行中遇到的阻力则小,速度则快。我较喜欢手掌略弯微握,龙骨恰好置于四指微握状况且大拇指恰好在鸽子背部中端的鸽子。另外,摸一摸赛鸽的羽毛,抚摸后手感如丝绸般柔软且手上留有粉质的,其羽质较好;抚摸后手感粗糙且无粉质,其羽质较差。羽质差的赛鸽逢上雨天,羽毛吸水性强,从而增加体重,不利快速归巢。
一、
因为多年所接触到的俗称为“
直到最后,在羽色、手感、体型按自己的主观选定的情况下,这才想起来查看原始血统书。看之前,先持鸽判断一下自己的识别血统能力,再对照血统书,竟然猜对了一半,当然是那些羽色有品系代表性的。
二、
之前,也曾钻进了一个纯理论的怪圈里好几年,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的“
三、
这是个自己上当后的鉴定标准,曾经花费很多资金购买各种赛鸽刊物,专拣那些中外大名鸽的照片看,俊美异常,主羽尖细,尾巴紧小挺拔。于是大呼:啊,怪不得人家老赢,鸽种这么俏啊!不行,要去看看真鸽,于是,背上干粮全国转。确实有的鸽子就是那长相,但大部分与照片上的摸样大相径庭。哎,多会包装啊(现在才明白,都是电脑的功劳)。自叹孤陋寡闻。但那些名家大腕向我展示的仅有的一、两个模特鸽,却铭记在心了。主羽偏短、羽条尖细就成了首选,因为尖细的羽条之间缝隙大易于破风,就是在飞行鼓动扬起翅膀时,空气向下迎向羽翼的阻力会透过缝隙分流,减小阻力。
可在后来十几年的实战过程中,这些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实用,因为鸽子的飞速与很多因素是互相牵连、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它的我们用鉴鸽理论无法感知的天生定向能力和回归途中无法预知的各种自身和环境因素。
四、
早期,多依杂志上的那些名鸽作为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鉴赏观点变了。无数国外大小名人被国内鸽商的介绍而成了脑海里固有的东西,并深信不疑,又随着自己实战的不断总结,好象有些纷乱无章,看看那些代表赛鸽高等级赛事中涌现出的名鸽,随着资讯的广泛,都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其实,那头相五花八门,曾经以为垃圾、观赏鸟的大马头不也得了冠军呢。头小的也不见得就聪明,大脑袋也不笨。有一个现象却让我瞅了个准:那些有着高贵头衔的世界大名鸽,几岁后,有很多是有着迷人的大鼻子。
五、眼睛
除了混沌不清亮,眼神发呆的杀掉,其他无话可说。
六、另类鉴鸽
想买一对种鸽,外观不佳,体形瘦的象白菜帮子,生活在破烂不堪的舍里。可偏偏出了几个强壮的冠军子代,我的想法是宁要丑陋的爹娘,不选它美壮的冠军子代。这也叫“
引种者还要“
卖鸽者更要“鉴人”,不要有奶便是娘,你会被急功近利、空手套白狼者毁了自己一腔热诚和英名。
其它:
1.
2.
3.
4.
育雏因素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出壳18天时,为找食充饥而爬出孵盘,甚至跌落在地板上,或获得公呕,或遭到欺凌,被啄得头破血流,成为“
22.
23.
个体因素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47.
48.
49.
训练因素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参赛因素
67.
68.
69. “
70. “
71.
72.
鸽舍因素
73.
74.
75.
赛飞因素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首 页 > > 正文
询找好鸽
时间:2010年12月22日 浏览:评论:0
热门文章
- · 询找好鸽
- · 怎么识别信鸽龙骨的优劣
- · 如何通过手感判断信鸽的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