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赛鸽版“中国德比”
余 宏
在2013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上,我国球手丁俊晖和肖国栋分别过关斩将,前者先后力克吉尔伯特、莫菲、罗伯森和希金斯,后者相继击败马奎尔、莱恩斯、霍尔特和戴维斯。最终会师决赛,上演了一幕史无前例的“中国德比”。
这项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运动,历来是欧洲人,特别是英伦三岛球员的天下。如今,当丁、肖二将同时站在了有着足够含金量的决赛场地上时,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斯诺克运动而言,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这也似乎验证了早些年国外相关媒体的预言:斯诺克的未来在中国。
8年前,未满20岁的丁俊晖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台球的标志性人物,在国际顶级赛事中,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国内外众多斯诺克球迷。在短短的几年里,更多的才华少年远赴英伦学习训练,并迅速成为一股国际斯诺克运动的新兴力量,在丁、肖等人的身后,还有一大批新生代的希望之星。很显然,这是成就斯诺克“中国德比”的基石。
我国的赛鸽运动与斯诺克运动相比,也有几分相似之处。首先,欧洲是现代赛鸽的起源地,而且,目前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领先地位。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鸽友迫切追求鸽质提升的欲望,比之前任何时期都要强烈,“走出去,引进来”,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优秀品系的信鸽,在中国应有尽有。第三,同为一项“古老”的运动,正是因为有大量的中国爱好者加入,全球赛鸽运动才充满了生机,中国赛鸽运动的长足进步,还影响着世界鸽坛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中国在国际鸽界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赛鸽版“中国德比”的出现。必须指出的是,这并非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如果仅指某些场次的胜利,那也许我们早已拥有,然而,要成就在国际上具有震撼力、影响力和里程碑意义的赛鸽版“中国德比”,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
丁俊晖辉煌的背后,是勤学苦练的汗水,是在异国他乡的艰辛,是忍耐寂寞的意志,更是饱经挫折的磨练。综观我国赛鸽运动的现状,以财力为支撑的硬件方面,基本已达到国际水平,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众多豪华公棚,令外国鸽主咋舌。软件方面,与赛鸽强国相比,尚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赛制的科学合理性和育种理念及方式上。其实这些都是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过程,只要鸽界上下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赛鸽运动在中国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一场里程碑式的赛鸽“中国德比”,一定会激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