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几年前有人对国血相继发难以来,让我时常想不通的一个问题是:国血怎么了?国血招谁惹谁了?
近来却逐渐释然。
细想起来,不要说三五年鸽龄,就是10年20年鸽龄的鸽友,也绝大多数没有养过国血,对他们来说,国血似乎只是一个传说。
对自己没见过(没亲身经历过那种震撼)的东西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似乎是当今浮躁社会的通病,因此,有人对国血提出质疑就不足为奇了。
否定国血论者的一个重要论点就是:国血来自外血,因此国血就是外血。
果真如此吗?
无论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从《遗传学》原理来说,一个物种的后天获得性至关重要,它是导致遗传变异从而诞生一个新物种的关键。这就是“橘在淮南为橘,迁至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国血经过80多年中国远程赛的历练,一代接一代地蜕变,一个接一个的后天获得性得以遗传变异,终于羽化成仙。
这时,无论国血的外貌还是内里与它们的祖先相比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成为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品种。
这些变化(区别)细列如下:
国血(主指李种吴淞两大流派)与外血(主指短平快品种)的区别分列如下:
——外貌。
外血:相貌亮丽,昂首挺胸,腿高爪大,大头粗嘴,表情自若,毛片细滑,体型中大,以浅羽色为主。
国血: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小头尖嘴(个别雄5岁后鼻泡发大),矮腿细爪,其中不少缩脖低胸者,神情机警,毛片不薄,体型中小,李种以深羽色为主,吴淞以浅羽色居多。
结论:二者外貌对新手甚至部分老手同样具有极大迷惑性:一是使人认为冠军非我莫属,一是让人觉得希望黯然。
——眼睛。
外血:眼砂亮丽,色素较浅,以砂眼居多;底沙细密,面纱稀薄,眼球抖动较快;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出现一批远程鸽眼砂,这与十几年来不少老外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中国远程鸽有关。
国血:李种以黄眼居多,吴淞自然是老桃花;但不管黄眼还是沙眼,均以粗颗粒眼沙居多,盆型沙居多;底沙均匀,面纱厚实,眼球抖动较慢;色彩分深浅两种:深色素眼给人干,老,厚,实之感,育种价值非凡;浅色素眼略看毫不起眼,却正是育种的黄金眼。
结论:鸽眼将鸽子档次揭示的淋漓尽致。
——手感。
外血:膀身粗壮,骨骼粗硬,耻骨紧合,龙骨高挺顺延,离耻骨距离较近,多为一字尾;整体感略前压,肌肉肿胀略硬而缺少弹性,将鸽子握在手中五指基本伸直——上下厚而左右粗。
国血:柔若无骨,肌肉柔软富有弹性;缩头勾爪,眼神犀利如鹰;嘴里发出短促唔唔声,有的来回扭动,不让上手;腰有暗力,多数散尾下压;整体沉中有浮,平衡感佳,龙骨平滑顺延“断开”,离耻骨较远,骨架韧性十足而耻骨略开;将鸽子握在手中五指基本弯曲——上下薄而左右宽。
结论:手感告诉你不想说的秘密。
——饲喂。
外血:食不厌精,诸如成长饲料,褪毛饲料,配对饲料,休闲饲料,比赛饲料……..不一而足。
国血:耐粗饲,不挑食,常年一种混合饲料足矣。
结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80多年中国式赛鸽的历练,使它如中国人一样,吃苦耐劳,愈穷弥坚。
——用药。
外血:从睁开眼那天起就泡在药罐子里,什么幼鸽丸,成鸽丸,比赛丸,配对丸……离开药,一切免谈。
国血:完全靠自身免疫力自行调节,零用药——世代强势遗传已使它变得刀枪不入。
结论:药鸽取代洋垃圾,成为外血的代名词!
——管理。
外血:鸽棚一天一小扫,三天一大扫。食盒,饮水器等洗刷的一尘不染还要放在太阳下暴晒。
国血:鸽棚一季一扫,吃食直接撒到地上,饮水器里飘着绿苔。
结论:天鸽合一方为王道。
——训练。
外血:起站5公里,比赛期间一天一训,鸽子能不能拿冠军先放在一边,鸽主早已累趴了。
国血:比赛一个月前开训,起站50公里,二站100公里,三站150公里,各站间隔7天,然后直上300公里,500公里……赛开去。上年选手鸽则多采取跳站法:起站100公里,二站200公里,然后直上500公里……
结论:短平快鸽种的低劣智商,只能用频繁的门口训练增强其记忆,而国血智商高超,只需略一暗示便可知晓主人旨意而激发出本能潜质,不经意就拿冠军。
——比赛。
外血:赛距窄,只能飞短平快,还须晴天。天气一变或距离稍一延长便不知去向(需要提示的是:近年不少中长距优胜鸽掺进国血,但其鸽主只提外血,此另当别论)。难以泯灭的与人亲和力,使它入他人棚如回故里——过山车式的飞法使鸽主心脏都难以承受,谈何赛鸽乐趣?
国血:赛距广,是从200公里到2000公里都能夺冠的全能鸽系;克在骨子里的顽强,流在血液中的坚毅,至死不进他人棚,一息尚存也要回归!定向精准,专克恶天,愈困难愈奋进,愈大战愈风流!
结论:或晴天高速,或坏天无踪,这种令广大鸽友叫苦不迭的波动性,就是20年短平快的“舶来礼品”;而国血最大的亮点就是其宝贵的黄金品质——稳定性。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国血与外血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品种,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提国血,理直气壮养国血,理直气壮赛国血,让几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国血,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