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信鸽网 | 社区论坛登录 | 注册
首页 > > 正文

中外的信鸽到底差距在那?

2004-03-22 00:00:00     人气:  来源:     评论:0
<-点击分享到微信
我是一位养鸽新人(直到读完大学,在北京工作生活稳定后),今年才刚刚加入信鸽协会,开始在阳台搭建一个鸽棚,也逐渐开始思考一些信鸽问题。(本人发表一些对当前信鸽领域中观点,无意评判对与错,希望与鸽友共勉并指正!) 一、与其天天争论国血、外血?,不如说谁更值钱、好卖! 目前国内许多鸽迷仍然在讨论国血、外血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滑稽的现象,何为国血?中国的土鸽子?还是中国远程信鸽的代名词?由于中国民族文化的沉淀,国人养鸽前辈以其非凡的、超人的毅力及“耐性”通过人为的物种选择造就了中国远程信鸽,你让比利时举办3000公里的比赛,他干吗?,3000公里是什么概念?没有三两个月,您是不可能看到您的赛鸽的,这中间信鸽经历的不仅仅是体能的考验,导航的考验,同时运气好坏的考验,中国的疆土造就了几代养鸽前辈,这些养鸽前辈天天作磨放多远才是远的问题,恨不得放过天山以外,越远越好,您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中国信鸽的外观及骨架能不按照耐力型成长、生物遗传基因在信鸽体内代代流传吗?。 在中国闭关锁国的年代中,中国信鸽是在无形的退步、退化,而国外多数国家依据地理环境发展(短程中程),几十年的优胜劣汰,造就了国外的信鸽在爆发力、肌肉、骨骼等方面都具有强于国内信鸽的优势。 而目前恰恰国内几乎都是按照短程、中程比赛,这无疑为外籍信鸽提供了一个更好发展的舞台,市场规律必然注定中国远程信鸽退居二线的命运。不信您试试,天天、月月、年年远程比赛,谁还要外籍信鸽?拿来飞有何用? 外籍信鸽的导入,必然涉及金钱的问题。国内比赛奖金越来越多,必然促使您拿8000元人民币才相当1000美元,去购买外籍信鸽,一时间,国内外籍信鸽(外血)成为成功的代名词或高价位的代名词。在信鸽市场中,也许很多鸽友有同感,信鸽买卖,这只是詹氏、那只是克氏,说了一堆连鸽主都饶舌的名字,别管是不是真的,没有千八百块,鸽主都不搭理你,看看那些2000公里的、3000公里的归巢鸽,几乎没人理会。 国内许多鸽友有用中国远程信鸽配外籍短程信鸽增加稳定性的;有用外籍短程信鸽配外籍短程信鸽的,总之什么样的配对方式都有,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子代、这些子代的子代,您还能分清楚多少呢?经过鸽友的人为选择,这些子代、这些子代的子代中间有几个不是混血儿,还能分的清?在那飞就是那的鸽子!这话没错,当然,你要处理鸽子,沾点外血没准卖个好价钱那!!! 二、中国目前没有具体的进口信鸽的统计数据,但是这些年,我想会有很多,估计原环的、原环互配的等等,都数不过来。中国鸽友人数众多,按理应该通过直接引进、间接改良或者彻底改变了鸽巢信鸽的“血统”结构,但是中国信鸽的总体水平仍然与国外有太多的差距,为何?本人是学经济学的,因此想从市场经济学角度来论证该问题,对与错,请鸽友见笑。 1环境制约国内鸽友的水平 在鸽友身边,许多出成绩的,往往是鸽舍环境的,环境造英雄。看看国外许多鸽舍,不是坐落于城乡优美的环境,就是别墅,另人羡慕。而目前国内鸽友有几个具备这样的条件,阳台方寸之间,最多是玩玩,有条件的也就是在楼顶搭建一个鸽舍,这样的条件,可以说,在国内赛鸽总体水平上没有太大的提高。在互联网上,大家讨论信鸽精养问题,何为精?无非在翅膀、骨骼等问题上做研究,黄金配对也好、钻石配对也好,充其量一生能产几对好鸽崽?,没有耐性的等待,又有多少具有潜在价值的信鸽成为盘中餐呢?没有足够的空间,您有能养几子呢?条件制约了国人的养鸽水平。 2、目前国内赛鸽的环境 鸽友的鸽子是提高了,可是那,鸽协的官员在提高吗?你问他懂鸽子吗?好像许多鸽友知道他懂钱。一个缺钙的鸽协,他能给鸽友带来什么? 目前国内鸽友多数年薪在2万——3万元左右,(我个人通过鸽友论坛得到的数据)但是这些被称工薪阶层的鸽友恰恰是中国信鸽领域中忠实的中坚力量,看到他们,你才真正理解“爱鸽”的含义。如果,某位鸽友通过信鸽的比赛,买卖制度,国际化比赛等,一年也能赚2万——3万元奖金或者销售等资金来源,他干不干?国外信鸽名家多数为职业家,而中国的中坚力量恰恰是业余选手,能行吗?也许部分鸽友对我论述保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看法,那么看看中国台湾是如何进行赛鸽运动的。职业化恰恰是中国鸽友、鸽协官员最应该深思的?!上海的中荣鸽舍带来国人养鸽的新观念,难道一年就只有春秋两季比赛吗?我个人认为,科学养鸽,“科学”的水有多深,我们目前探到底儿了吗?没有!台湾的竞翔是残酷的,但是天落鸟是国内许多鸽友喜欢的,看看福建等沿海地区,天落鸟的买卖都成为一部分鸽友发家致富的手段,甚至都动用了高科技互联网、数码相机了。信鸽是魅力十足的运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论、学识,可是谁也看不透,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队员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喜、泣?我个人认为一年四季都可以放,都可以举办大奖赛、业余组、专业组,无非是怎么放,放多远的问题?、奖金分配的问题?看看我们的兄弟“香港市”“台湾市”,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吗?,如果目前鸽友摆脱不了 “国办”的信鸽协会的话,真的,我建议,每位鸽友出资10元人民币,将那些整天官气十足的领导,扒掉西装,给他一件T恤,送到比利时(哪都行),录胳膊,挽袖子给人家鸽协干一年“长工”,回来,中国就会涌现无数职业信鸽家,您说对吗?!。因为,职业化道路,不仅仅是赢得奖金的过程,也是信鸽领域中品牌的树立过程,看看詹氏、台湾的赖氏等等,有多少不是多“渠道”扩大收入的呢。良性化循环的道路是有一些荆棘,但是体制才是鸽友“穷则思变”的埂结!!!。 (未完,快天亮了,准备改天在写,也许对,也许不对,欢迎有见地的、有益的讨论与批判)
标签: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13349190911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