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信鸽网 | 社区论坛登录 | 注册
首页 > > 正文

谈谈信鸽繁殖障碍性疾病

2009-10-28 09:33:45     人气:     评论:0
<-点击分享到微信

                  谈谈信鸽繁殖障碍性疾病
    信鸽的优良性状是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的,好的优良品种也是通过定向繁殖培育出来的。然而许多鸽友的信鸽却存在一些繁殖障碍性的疾病,导致信鸽不能产蛋,不产精,或受精率偏低或者孵化过程中胚胎死亡。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繁殖障碍病是指繁殖生理异常,即不能顺利进行繁殖的状态。以雌鸽产蛋减少、受精率偏低、胚胎死亡、雄鸽产精减少为其主要特征。随着信鸽事业的蓬勃发展,信鸽繁殖障碍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信鸽各种类型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加以阐述,希望对鸽友有所帮助。

一、先天性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后天获得性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一)先天性繁殖障碍
    先天性的主要是由于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生殖器官先天性缺陷,如卵巢、睾丸、输精管、生殖道畸形,从而导致丧失繁殖能力。此类鸽子表现为从没有产过蛋,或给一羽雄鸽调换多个雌鸽后都没有受精成功。此类信鸽不可以留作种用。一般治疗意义不大。
 (二)后天获得的繁殖障碍
    后天获得的繁殖障碍是指生殖器官发育正常,由于饲养管理(营养缺乏、中毒)、疾病、疫病、衰老等因素导致出现繁殖障碍。一般此类发病鸽子可以产蛋、产精,只是由于外来因素导致信鸽暂时或永久性丧失繁殖功能。信鸽是否能够恢复繁殖能力,要看所得疾病是否造成信鸽生殖系统损伤程度而定。如发生严重的器质性的损伤,可以导致出现永久性的繁殖障碍。如果仅是功能发生改变,通过调整是可以恢复的。例如:信鸽得沙门氏菌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导致卵巢发生坏死,可以导致以后永久繁殖障碍。又如:由于信鸽缺乏维生素VE后,导致机体不能繁殖,当补充后可以恢复繁殖能力。

二、饲养管理造成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由于饲养管理失误可以导致信鸽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营养物质对信鸽正常的生理机能是必需的,所有的营养物质对信鸽的繁殖有影响。临床上常见的营养缺乏导致的繁殖障碍有蛋白质缺乏、维生素缺乏和矿物质缺乏等。  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对繁殖的影响:
 ( 一)蛋白质
    蛋白质(氨基酸)缺乏可以引起排卵延迟,而蛋白质水平过高,对生育力也有不良影响。蛋白质是构成信鸽卵的主要物质,往往蛋白质缺乏导致信鸽产卵率下降、卵质量轻。在保证蛋白质水平基础上,平衡蛋氨酸、赖氨酸水平就可以保证雄鸽具有较高的繁殖率。精氨酸和蛋氨酸直接参与精子生成,在日粮中补充精氨酸,能使雄鸽每次射精总量增加,效果极显著。

 (二)维生素
    机体内的维生素含量很少,但却调节着各项生理活动,其中许多维生素对生殖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得不到补充可以造成繁殖障碍。缺乏蛋白质或维生素A、E等,则精子活力明显减弱,精子形成不全,精液产量下降,受精率明显下降,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
 1、维生素A
    维生素A对于动物上皮细胞的正常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可以引起不育。主要表现为: 信鸽产蛋、交配时间靠后,性欲降低,睾丸萎缩,曲精细管中精子的数量减少, 雌鸽的卵巢机能减退。幼鸽失明或共济失调, 抗病能力弱。
 2、β—胡萝卜素
    有人发现在缺乏β—胡萝卜素而维生素A充足的情况下可引起肝酮含量下降,排卵延迟,发情强度降低,卵巢囊肿发病率上升,产后卵巢恢复机能的时间延长,早期胚胎死亡率升高。
 3、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发情延迟。日粮中维生素不足可使信鸽生活力下降,性反射降低,精液量减少。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吸收利用,调节血液中的钙磷平衡,有利于骨骼和蛋壳的形成。缺乏维生素D时,即使日粮中钙充足,也会使钙、磷的吸收和代谢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蛋小、壳薄、软壳,产蛋量下降,受精率、孵化率降低等。
 4、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为生育维生素或抗不育因子,按结构可分为生育酚和生育醇两类。每类又可分为α、β、γ和δ4种,其中以α-生育酚活性最高,鲜绿植物如青草和青苜蓿中含很高的α-生育酚。维生素e能降低血液中糖皮质素的含量,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维生素E对很多激素的合成有重要的作用,如垂体前叶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当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合成降低时,生殖机能降低。维生素E能促进精子的生成与活动,当动物缺乏维生素e时睾丸变性萎缩,精子运动异常乃至不能产生精子。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能提高雄鸽射精量、精液浓度、精子活力并达到提高受精率的效果。
 ( 三)矿物质缺乏造成的繁殖功能障碍
    微量元素对产蛋功能有一定影响。锌、锰、镁在碳酸根形成酶和蛋白——粘多糖合成酶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在蛋壳形成当中的作用不能忽视。日粮中添加生物活性高的锌和锰时,蛋壳强度、比重以及蛋壳厚度等都得到改善。日粮中镁供给不足也是蛋壳质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镁能激活子宫的ATP酶,而ATP酶在血钙转入子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蛋壳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钙磷等矿物质是构成鸽蛋的重要组成物质,如果缺乏钙磷产蛋减少,表现为沙皮蛋、软蛋,薄皮蛋,严重时开产期推迟,鸽蛋偏小。
    钙对蛋质量的影响,不同的钙源、钙质料的饲喂时间、钙的每日摄取量和潴留率、 钙与其它矿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与蛋质量有重大关系。 但是钙质过高会使蛋壳变薄,出现砂壳蛋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体内的碳酸酐酶(一种锌依赖酶)减少而导致的。另外钙过多,尤其是钙质饲料粒子过细会使消化道中、血浆中和肾脏中铜、锌、锰相互作用,会对铜、锌、锰的利用产生干扰,增加铜、锌、锰从机体内的排出量。
    在饲料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锌和硫酸锰以及亚硒酸钠,对提高精液品质和受精率有极显著影响。日粮中钙、磷含量充足、比例合适时,对种鸽的性欲反射和采精量有很大影响。

三、体内生殖激素的影响
    直接影响生殖机能的激素称为生殖激素。其作用是直接调节动物的发情、排卵、生殖细胞在生殖道内的运行、胚胎附植、怀孕、分娩泌乳、母性、以及精子的生成、副性腺分泌等生殖环节的某一方面并与第二性征具有密切关系。这些激素包括:丘脑下部的释放激素(RH);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Gn)及促乳素(Pr)或促黄体分泌素(LTH),垂体后叶的催产素; 卵巢(以及胎盘或其它组织)所产生的雌激素、孕酮、松驰素等。
    由于饲养不当,生殖道炎症、应激等,使生殖系统功能性异常、体内激素紊乱而使生殖机能受到破坏,引起繁殖障碍。 

四、传染性疫病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疫病
    当前鸽友对信鸽的营养十分关注,营养缺乏现象很少发生,引起信鸽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疫病引起的。主要由于信鸽感染疫病以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信鸽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改变,导致繁殖障碍。
 (一)细菌性的疾病
    如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霉菌等细菌可以损伤信鸽的卵巢、睾丸、输卵管、输精管等生殖器官,导致这些器官组织发生炎症,严重的会造成坏死。
 (二)病毒性疾病
    如新城疫可以造成卵泡急性出血,破裂,可以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可以看到信鸽腹部膨大,如果切开腹壁可以看到黄色蛋黄样干酪物充满腹腔。
 (三)衣原体病
    衣原体病可以损伤卵巢、输卵管的器官,造成繁殖障碍。
传染性的疫病需要及时诊治,最初是信鸽机体发生功能性的改变,随着疾病的发展,疾病对机体的损伤加重,可以导致器官损伤,导致出现不可逆的器质性改变,造成不能治疗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五、衰老性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碍
    由于年龄的增大,全身的机能衰退而丧失繁殖能力,如雄鸽的睾丸萎缩,精液质量下降,体内的激素水平低下,不能产生高质量的精液。雌鸽卵巢萎缩,产生不了卵子,丧失产蛋功能。

六、胚胎(受精卵)孵化过程中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由于信鸽孵化过程中管理不当,导致发生胚胎疾病,造成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或者孵化出弱雏。
 (一)温度
    由于天气过热,鸽卵在阳光下暴晒,导致鸽卵中水分蒸发过大,造成胚胎死亡。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鸽窝位置不好,阳光直接照射造成鸽蛋受热。
 (二)潮湿
    由于鸽窝潮湿,没有及时更换,导致鸽卵在潮湿环境下孵化,有时可以导致胚胎缺氧死亡。
 (三)卫生环境差
    种蛋没有及时消毒,外表、内部细菌、霉菌繁殖,产生毒素导致胚胎死亡。并且许多通过垂直传播的疾病都可以造成胚胎孵化过程中死亡。如:新城疫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衣原体等病。
 (四)营养物质缺乏
    由于种鸽营养缺乏,导致鸽卵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胚胎发育受阻。如( VD、VA、VB1、VB2、VB12、VE)等。


标签: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13349190911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