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1000公里,1500公里,2000公里归巢鸽当中,大都存在这种现象,用10倍的放大镜就可观察到。
我们交流了许多鸽友,都是这种现象,如上代父母双方有这个东西,它的子代就飞的相当稳定,而且入赏高,成绩好,如一方有另一方没有,则他的后代飞的就不是太稳定。
我们还观察到,眼志的荡前角黑色区域内挂满砂的是比较优良珍贵的种鸽。
在鉴别远程信鸽的优劣上,父母鸽都有志内颗粒砂的为,而且都要异质配,粗配细,多陪少。
有些鸽随着不同距离的放飞,它眼志内的颗粒砂会逐渐增多,而且有比以前更亮,更多的表现。
在幼鸽到成鸽的过程中,其眼志内,有先天生成的,也有通过放飞逐步形成的,特别是长程归巢好的信鸽,你用10倍的放大镜观察,他眼内颗粒砂会显得格外明亮,有这种遗传和竟翔的鸽子,绝对是上品而且后代不易飞失。
以上的观点,是我长期总结和交流的经验,如果没有这种颗粒砂而飞的很好的,那他有可能是上代有,自己本身属隐性,并不绝对,一定要明确上代血统及品系,巧妙选配,利用这种颗粒砂,发扬下去,也许你就是竟翔界的常青树,品系血统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