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公棚赛,废话少说一点,拿名次、提高公棚赛的成绩,是大家共同的目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第一步选种,一般要选择年轻的信鸽作种。年轻的信鸽活力比较好,容易把优秀基因传给下一代。如果条件达不到,也可选择雌鸽是年轻鸽;
其次,一般选择公棚的获奖鸽作种,育出的子代获奖概率更高;
第三,不能轻视长距离耐力鸽,遇到长距离还天气时候,耐力鸽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所以打公棚赛的种鸽适当选择一些长距离耐力鸽是必要的。
第四,尽量选耐粗饲、抗病力强的信鸽作种,大多数公棚的饲养水平都不太精细,送公棚去的鸽子又来自五湖四海,公棚饲养的鸽子密度大、统一对待,所以送去的鸽子适应能力要很强,抗病能力好。
打公棚赛,鸽友们肯定都选用最好的赛鸽,那么种鸽的身体很重要,种鸽身体好,子代才能有好的身体。配对之前种鸽单养,有利于种鸽的状态调整,有利于育出健康的仔鸽。幼鸽从一出壳,到最后交到公棚,一般也不过50~60天,这期间小信鸽从刚出壳的2~3克重一直到300~400克,这期间的营养很重要:蛋白质、矿物质、富含磷、钙的物质,因为幼鸽的骨骼、羽毛生长少不了磷和钙。
幼鸽送公棚之前,在家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培养小信鸽争食和抢水能力,国内公棚的收鸽期比较长,一般都在2~3个月甚至更长。先入棚的信鸽和后入棚的信鸽月龄差距较大,在争抢饲料时后入棚的小信鸽会比较吃亏。时间一久,后入棚的信鸽会因为吃到的饲料少,而影响生长发育。
在幼鸽25天左右的时候,就把它从亲鸽巢箱里捉出来,把差不多大的幼鸽集中放在一个独立的鸽舍里。第一天的前几个小时,不给它们食物和水,当幼鸽感到饥饿时,给其较大颗粒的饲料,如玉米、豌豆等。这时,幼鸽会拼命去抢食,如果其不知道水槽的位置,就捉到水槽边,强制按头到水里,让其学饮水。之后每天都要先不给食,等到幼鸽感到饥饿时才喂食,而且以大粒饲料为主。
这样经过学习争食、抢水的培训后,信鸽到公棚以后就不会认生及吃不到食,从而保证信鸽体质不下降。
幼鸽的年龄大一点送交公棚为好,因为幼鸽已具备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容易生病,而且抢食能力也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