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鉴别,又叫做“后裔鉴别”。就是从这羽信鸽后代的遗传性能显性表现,来鉴别这羽信鸽作为种鸽的价值。从它的族谱中了解此鸽的子代、孙代以及它的平辈兄弟姐妹,它们的后代在各项比赛中的赛绩和育种显性表现,来鉴定这羽信鸽作为种鸽引进或继续育种的价值。
如果引进作为种鸽,那么它的后裔性能鉴别往往比血统系谱鉴别更为重要;它的遗传性能显性表现比它自身赛绩表现又更为重要。血统系谱只能说明这羽鸽只是有可能是一羽好种鸽;而后裔性能可证明它不仅有血统系谱,还是一羽好种鸽。
自己的赛绩表现只能说明它的过去;说明它的父母辈的优良血统,而遗传性能显性表现可说明它的将来。持有该鸽就意味着具有培育一个血统系谱优秀种群的未来和希望。
过去,很多大铭鸽的案例让我们了解,一羽优秀的赛鸽,并不一定就是优秀的种鸽。在众多冠军鸽中,也有子代赛绩平平的,而其孙代却是出类拔萃的,这就是鸽友口中常说的“隔代遗传”。
众多名家们常常告诉鸽友,在引进种鸽时,要注重它的血统系谱,“宁可引进一羽没有赛绩的 鸽,也不要盲目引进一羽偶尔出赛绩的鸽”。
基因鉴别,是运用基因工程来检测赛鸽的遗传基因。但是目前仅仅停留在鉴别两羽赛鸽的亲疏远近上。目前了解的信息,还没有对信鸽基因测序,详细的研究。
赛鸽赛绩的获得,取决于多方面复杂的综合因素,有其内在的,也有来自外界的,如天气、气温、地理、环境、人为干扰等外在因素。
基因工程也并非都能似想象中的那样,研究透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影响赛鸽发挥的变量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