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信鸽网 | 社区论坛登录 | 注册
首页 > > 正文

赛鸽文化的进与退

2015-07-27 13:51:58     人气:  来源:dongguo教授     评论:0
<-点击分享到微信

赛鸽文化进与退


        最近笔者写了公开信给泗阳鸽友,结果我们都被骂了。不过从骂声中我们也看到了,大家无非都在关心鸽事,都在讨论中国的鸽事。我们不妨拉张大旗或扯张虎皮来谈谈骂与被骂的关系。


        大家都记得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两个常常互骂的君臣。魏征以敢犯龙颜极言直谏而名于史。武死战,文死谏,魏征死谏起来对皇帝老子也不留任何情面,唐太宗对其亦是敬畏三分。可是君臣越骂关系越好,大唐也越兴盛。无疑,魏征是古代杰出谏官的典范,他“事有必犯,知无不为”,即使是李世民发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器重魏征的胆识和才能,将他任为谏官,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则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甚至恼怒,可是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但是唐太宗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


        自从魏征被李世民任为谏议大夫后,他在十几年的御前生涯中先后向李世民进奏二百余份奏章,而且多被采纳并付诸实施。贞观七年,魏征被李世民封为郑国公。


        贞观二年,许多地方发生蝗灾,甘肃一县令偷用官粮。李世民闻奏大怒,下令处斩。魏征认为“罪不当斩”,三次抗驳诏命。贞观三年,李世民曾下令免除关中地区租税两年,但不久又决定已经缴纳的就从明年算起。魏征认为朝廷如此出尔反尔,失信于民。因此不顾唐太宗的震怒,几次拒绝在通告上签字。


        魏征的直谏,备受人们推崇,无论是他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国理念;无论是他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人睿思,还是其“创业难,守成尤难”的至理名言,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启示。


        由于笔者的公开信,泗阳鸽友之间出现了争执。这反倒是是个好事,那就是泗阳赛鸽的希望和兴旺,乃至于是中国赛鸽的希望和兴旺。泗阳鸽友萌生出敢于单挑西南线2000公里的想法,难道是坏事吗?中国这么大,只有上海江苏一直坚定地支撑着超远程赛事,这正常吗?


        泗阳鸽友怎么就不能领头掀起一点改革呢?当年上海江苏那些老前辈怎么就敢于走上大西北的超远程呢?回想当年,是谁倡导了那条赛线呢?今天难道不该有人来创举一下吗?真可谓:江山有待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当然大家都认可:被骂者贵,骂人者鄙,讲理者敬。在信鸽网上往往被骂者是贡献最大的,他们无非是:提出了一种新设想、改变了一种旧思路、倡导了一种革新、创出了一条新途……当然骂人者也有其一定的作用,泗阳赛鸽是江苏的一部分,也许还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刚刚看到一则江苏秋季联赛放北京的通讯,说明了江苏就是能走在中国赛鸽前列,这说明江苏的赛鸽文化越争就越丰富多彩、实力越强大、越有创造性,更重要是:越齐心协力。


标签: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13349190911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