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拯救你超远程
今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鸽会搞了“淮海杯”暨连云港市千公里比赛,集鸽467羽,报到期归来22羽,空距大约1100公里,比赛的结果不尽人意。
大家都认为是天气和训放人员不负责造成的结果。我舍由于500公里归巢不理想,加上秋天的特比怕受到影响,就淘汰了赛棚里所有的14年赛鸽,于是1000公里也就没有放。没有参赛的心态就不一样,明显觉得比赛问题太大。
问题一:是谁要决定和徐州搞联赛?这场比赛再多个200公里就成为超远程赛事,和空距900公里的徐州比赛,天气稍微有变化,徐州就有当日归的赛鸽。连云港想1100公里的当日归我认为很难,和徐州搞联赛的想法我真的不明白。
问题二:我们还有超远程的血统吗?我没有。我现在尽量不养500公里稳定的赛鸽,而是追求短程、快速归巢的赛鸽,培养赛鸽定型成为300-500公里快速鸽。快速鸽子的极限就在700公里,假如空距在900公里,赛鸽还可以勉强胜任,因为大家都是拿500公里的后名次鸽参赛,留下来500公里高位留种。抱着回来很好、不回来就省粮食的态度参赛,简单来说,就是撞大运,进奖高兴,丢了正常,原本就抱着淘汰目的。
问题三:超远程鸽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当年鸽参赛。我想大家当年比赛比完,明年又忙育种出赛鸽,成鸽留在赛棚的能有几个!
问题四:为什么要发展超远程赛事?大力发展推广超远程就应该降低门槛,上海和江苏是超远程的发源地。因为以前鸽种单一,养功和喂功差,鸽子都是散养,比不了快就比远,火车托运,参赛费低。现在玩特比赛,哪家敢散养特比赛鸽?参赛费80元,归巢率不到4%-5%,多少鸽舍甚至都没有见鸽。我们批评台湾海翔残酷,难道超远程不是一样。推广超远程的有效方法:会员免费参赛,这样会有更多的赛鸽参赛,哪怕没有奖金,只有奖状和名次。鸽会是亏了参赛费用,但比口头上年年拿钱出来比赛强。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愚见,请广大会员不要骂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