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鸽子上腭的开与闭。
这本是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直至近日在网上读了宗勇先生的文章,心中才豁然开朗。原来鉴定选手鸽上腭的开与闭,与鸽子适应的赛距有很大的关系。近程用开腭,远程用闭腭。
究竟母鸽体型的大与小对其后代竞翔水平的影响如何,未找到答案。问题的本身是有的专家提倡用体型小的母鸽,而有些人却建议用中等体型的母鸽。
二、吃食的快与慢
有的鉴鸽理论认为吃相如猪的是好鸽,而又有些人提出吃食慢条斯理的是好鸽。究竟吃相的快与慢,是否寓义着这只鸽子翔程的远与近呢?
三、善哺与厌哺
有的鉴鸽理论认为雄鸽喜孵善哺,像个理家男人是好鸽,持相反观点的认为雄鸽厌哺是好鸽。善哺与厌哺是否作为区分种鸽型和赛鸽型鸽子的标准之一?
四、喙的尖与钝。
“嘴尖为良鸽”、“钝嘴慢速”似乎是鉴鸽理论中的至理名言,而看一些鸽刊杂志广告页中所登得奖的外血鸽却不乏有钝嘴的鸽子。可见喙的尖与钝不是鉴鸽的截然标准。
五、花头白条鸽的好与坏。
传统的鉴鸽理论认为花头白条鸽不好,易丢失,极少送去参赛。而国外有些得奖鸽却不乏花头白条之辈。花头的白条鸽少参赛,导致获奖的机会少,以讹传讹,谁也不敢启用花头白条鸽了,当然就打入另类了。
......
鉴鸽是门既充满实用主义色彩,又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有些东西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加深了人们认识的难度。一鸽在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还是祝匡武老师说得好:“自己的鸽子是好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