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育雏 |
发布者:御星鸽舍 |
冬天配对利于次年春赛。就大多数地区来讲,随着赛鸽运动的日趋激烈,由松散自由向专业和职业化发展,竞翔水平的不断提高,信鸽质量也不同程度的改变着档次。一般五六月龄的鸽子就要参赛300、400公里,平原地区还有放到1000公里的,也就是说当年出的鸽子当年就要出赛。如果是在冬天选好时机,让其成功地育下雏鸽,那么次年春赛,新鸽正好有6个来月,大翅换到六七根条,正是放翔的好时节。
“父子同台”一展雄风。既不影响父母鸽参赛,又保证了子代鸽可以上路一试高低,岂不两全其美。再说,早让后辈放路,更可以早日检证其配对成功与否。不行的早点淘汰,“拔掉草儿,稻子好生长”,何乐而不为。
冬天配对育雏有利于生鸽开家。鸽子也是性情中动物。许多鸽友利用配对时恋偶,育雏生蛋时恋巢心理,关雄放雌,开雌留雄等巧办法,大胆开笼那些高薪引进的宝贝“死条”鸽子,均达到目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因为冬季天冷雾大,温度极低,鸽子不如春天那么善飞,夫妻成双,儿女成对,一家大小团团圆圆,谁也离不开谁,何况是喂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呢。就贵州这种山区来讲,差不多已成了定律,冬天天气冷老鹰鹞子更多,鸽子一看到天空有“敌人”。根本就不敢出棚。刚一抬头就见老鹰,头很快就缩了回来。有的刚站在踏板上,立即吓得迅速朝棚里藏躲都来不及,这样反反复复几次,不论从眼里或是心里都构成了眼前这个“家”的概念了。
这句极通俗的话道给我们的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有的人养鸽子,在春夏比赛的旺季,喂养功夫确实可见一斑:又是蜂王浆,又是多种高蛋白,花生麻子换了又换,恨不得“东瀛大补丸”都喂进去了。而赛事一结束,万事大吉,鸽子一个冬季只能吃到一种单一的饲料,无非就是玉米包谷。这些天真可爱的宝贝们仿佛一下从天堂落到地狱,心里打击不说,恶劣气候环境中本身所需的各种能量饲料几乎没有一点儿保证,这样对来年的比赛是十分不利的。李先生讲的天天比赛,是“欲知赛中事,功夫在赛外”。这赛外功,就包含了平常的管理。比赛是对一个养鸽人360天“功课”的考试,是出家人讲的“修练”。一日修练容易,百日修练难!
冬天,一年紧张严酷的赛事结束后,信鸽留下的是“征战”中五痨七伤。各种痼疾需要静心调养,有些伤病在比赛时肉眼看不到,随着停赛的日子渐渐暴露出来。又值寒冬,野外可供鸽子自然采食的食品少了。气候严寒,北风呼啸,更是我们多给它们多一点温柔多一点爱的季节。因此,饲料要精,品种要全,要多样化,各种能量元素都要保证。马家军没有“中华鳖精”能行么?当然,这一切都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承受能力而言,不可能“人的生活都端着锅儿无米下”,还在夸夸其谈信鸽营养品。就贵州山区而言,我主张冬季多喂点黄玉米、红高梁、黑壳米之类的。这些东西不但造热生温,而且对秋天末赶上换羽的鸽子来讲,能帮助其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换羽的速度。有条件的还要适当喂些生姜汤。姜有生温去寒的功能,信鸽食后可以防止感冒等。。总之,不可小看冬季,冬天更要精心喂养,只有冬季精气养足,第二年才有强健的体魄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