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敬亭山鸽苑
文章
994
图片
36
视频
0
留言
13
首 页 > > 正文

生态环境保护 鸽人功不可没

时间:2011年09月09日    浏览:评论:0
分享到: 更 多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有了宇宙飞船,运载火箭,洲际导弹,有了基因克隆,有了地球村。文明科学的进步发展同时也把危险与挑战带给人类自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安居乐业于地球村,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应该说养鸽人是功不可没,值得在此一书的。 

    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信鸽又作为一颗璀灿的明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飞奴传书”据考首先还具有军事体育和军事通信的功能,中国人养鸽子古书典籍亦多有记载。那么,信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没有关系呢?依笔者看,其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生态环境是个多边缘的学科概念,其要素包括植被、土壤、森林、水源、气候等等,但在目前论及此事,在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课题面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是从爱护森林、鸟类、水源、气候等主要构件开始的,中国是一个鸟的大国,也是一个信鸽的王国。中国鸽协加入国际鸽联以后,更是极大地刺激了信鸽事业的发展,会员人数保守地说早已突破了30万人。而如果将没入会注册的统计在内估计100万人之多,而以每人平均20羽鸽子计算,全国就有2000万信鸽。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养鸽队伍忠实地履行着保护地球村的义务。今天讲的信鸽,大部分就是广大信鸽爱好者义务喂养,不只是以自愿参与鸽会竞翔的使作,还一次次光荣地担负了国家政府和机关部门的特殊任务的,比如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上北京鸽友放飞的数万羽信鸽,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全国各地举办的“回归杯”信鸽大赛,还有亚运会上江泽民主席观看开幕式上信鸽放飞时连呼“壮观啊!”“壮观啊!”的动人情景,可以说是一鸽兆和平,一鸽牵动万人心,一鸽也振壮国威民气! 

    一羽优秀的信鸽不但是个人的幸运,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信鸽其地位和意义与奥运健儿夺金挂银是一样的分量,牵动的是整个国人的心,代表的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但是每年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比赛,回来的信鸽是少数,从50公里训放开始,至500公里冠军鸽的产生,大多数信鸽再也没回到主人身边,这些鸽子到哪里去了,它们飞到了“地球村”成了大自然自由的天使,“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正是信鸽的“循环社会现象”,它本是由野生岩鸽训化而来,这时在比赛中,流落他乡后,又本能的“回到”大自然中去变成了野鸽。就笔者个人的认识,每年大多数的不归鸽无非是这样的结果,飞到新的主人家,不是被杀就是关养,再就是野外生存自然消亡,包括一些被天敌吃掉和病亡死掉的。前者除了被妄杀当了别的族类弱肉强食的牺牲品,即便是死亡,但这样它最终还是入土而归,复苏了土地。从大的角度看,它仍然是整体平衡着鸽子的世族队伍的。后者与之前者应该讲是殊途同归的。天敌中的鹰鹞同鸽子一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它们也是“地球村”的卫士,从这个意义上讲,呈现出这样一个公式“鸽人-信鸽-鹰鹞-生态-人类”,人是功德无量的,人是彻底的受益者。如果没有了人养鸽子,我怀疑好些鹰鹞一类的国家保护动物还能活不?还能有这般的生命不衰?这样的活跃?每年放回大自然的信鸽如果是1000万羽,就相当于300万吨高级营养素,仅鸽卵就达300000万之多。养鸽人在保护地球村的第一功是维护了生态的环境平衡,每年大量的信鸽回归大自然,在人类不断开发新兴城市,挖掘各种能源,森林面积日渐窄小等不利因素日益危险的今天,恐怕没有哪一样生命的“后续”力量有信鸽强大了。笔者曾在贵州境内的六枝、窗子洞、毕节、纳雁岩、玉屏、长岭岗、黔西老鹰岩、剑河黑大箐等地野鸽圈进行调查采访,发现在这些地方的“野鸽”,有的几十羽一群,有的甚至上百羽一伙,在鸽群中各种羽色的,灰、花、红、绛、斑、白应有尽有,同行的鸽迷小李与当地老乡费了一周功夫,终于搞到几羽“野鸽”,灰二线黄眼,竟然是佩戴着足环的,有一羽斑鸽雄,大羽条上还明显看到红红的印章印迹。这些鸽体格健壮,大小都与一般信鸽没有两样。后来又在邻县的一个小寨上,放牧的孩子们也从野溶洞里抓到两羽戴足环的鸽子,由此可以断定,每年花样繁多的比赛中,不少信鸽没有回来,并非就一定是落入别人之手成为饱口福的桌上佳肴,也并非真的就飞到其他人的鸽棚里,相当一大部分是与野鸽为伍,重续良缘,“娶亲而安”又返回了原始的野鸽群体中。野鸽子是有野外生存能力的,这点人不用担心。1992年我随贵州作家代表团赴西藏拉萨开会,发现那里的野鸽子相当的多,不论是布达拉宫宝顶,还是雅鲁藏布江两岸,一群群的野鸽着实为雪域明珠增添了无穷的景致和魅力。按说,西藏高原上的信鸽天敌-鹰鹞是很多的,但在这块祖国的圣地上,呈现出鹰鹞多鸽子也多的动物和谐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天福。任何生命和物种也都是处在一种在不融和中融和生存的现象,并不断显示出矛盾中生存的神秘状态。如狼母养活了毛孩,也有善良的一面。这样说来,大量的未归鸽落野异地,落草为群,是对野鸽家庭直接强大的有益补充。 

    很有趣的是,从大量的野鸽圈调查表明,有野鸽栖息生存的地方,不论是高山峻岭,河谷江岸,岩窟古凹,都是生态保存完好,自然植被和谐、平衡、安全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因有鸽子的生存活动,周围一般都是林草茂密,资源丰富的宝地,在六枝、窗子洞周围的农田麦地,由于大量的鸽子粪便是高质有机肥,每年的庄稼收成总是比别的地方要好,丰收季节老百姓们也不怕鸽子多吃了几粒粮食打杀鸽子,反而更加喜欢和自觉珍视这些人类的和平使者。在各种天灾水患到来之前,鸽子是最先知道的。当地老乡在掌握气候变化时,只要看看野鸽洞就知道,如鸽群出没正常,气候也正常,如果鸽子不出洞或少飞,就有暴风雨和冰雹。这等于是一个神秘的鸽子天气预报站。但是仅有野鸽是不够的,还得包括大量的“反归”信鸽以及其它的鸟类在一块,才能真正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可靠支柱。 

    在贵州黔东南的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把有野鸽生存的地方视为风水宝地,村村寨寨,老老小小是不打杀鸽子的,遇有伤鸽病鸽,要精心调养后,选择吉日良辰送回大自然。他们认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都是得于大自然的恩赐,四季分明,有晴有阴,日出日落是太阳鸟在保佑,当然也有鸽子的功劳。人们都知道,黔东南是贵州著名的林区,乘车入境,翻苗乡入侗寨,时时看到葱葱郁郁的长防林带如诗如画,各种珍贵乔木浓荫华盖,长江支流水系顺山涧缓缓而过,长流不绝,生命之源正是得益这些绿色保护伞,而来黔东南作生态考察的专家经过实地研究,指出这当中栖息生存的各种鸟类小动物多达上千种,笔者不敢妄说这都是鸽子的功劳,但同样谁也不敢说这些林区中就没有野鸽子,更不敢说这些野鸽子中就一定没有失途不归的信鸽。密林深处,高高山岗,正是由于有了万千物种的和谐生存,才使得大自然如此这般神奇美丽,才使得千奇百怪的生命之灵乃至我们人类有了相依为命的地球村。这些年来不停的发生山洪暴发、水灾、旱灾、风灾、雹灾,更多是由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界的恶性循环直接威胁着人类,比如没有树,鸟则亡,亡鸟,五谷难丰,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指出:目前,当人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世界仍面临着贫穷、人口增长、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等种种挑战。不论世界如何发展,环境问题将始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他说世界环境的主题是“世间万物,生命之网”,这个主题告诉人类,地球是一个复杂、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和未来与这个系统密不可分。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使这个系统得以和谐、平衡地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气。因而,各级政府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国家主要领导人带头植树种草,参加生态保护活动,可见其意义之深远,保护生态势在必行!但就这一点而论,光种了草植了树还得要有鸟类,如果说树草是自然之本,那么鸟类才是自然之魂,只有十分繁多的鸟类才能使林木长青,草场碧绿,保持水土,滋长五谷,造福人类。 

    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静态的方面,诸如森林、草场、矿产等的合理配置,也包括动态的方面,像飞禽走兽,乃至人类等动物世界繁衍生存。但是维护和保障人类自然和谐的生活,开辟文明祥和的空间及高雅的理念氛围才是“生态环境”的根本。西方学者将“生态”划分为“初级”和“高级”,高级即指的是人类本身的理念、物化、情感,强调人们彼此间保持一种友善和睦相处。养鸽人功不可没,举说不完,观赏、竞翔、药用、这些都是有史详记的,国防,科研,通信也是不需待言的。今天人们养鸽寓乐,维护稳定,维护人们正常的交际关系,也是不须争辩的事实。养鸽是群众性的,是民间组织,信鸽协会以其特殊的载体集结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同知识,不同职业成员的社会方方面面,何其不有,而在目前形势下,国家在着力于“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这两个大题,信鸽能搏得这么多的人喜欢,有如此神秘的力量,正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意志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调查表明当今的“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庭院文明”多出自于养鸽高度文明发展的城市社区。而今维护稳定的因素很多,但像信鸽这种起于自愿,主动参与,投资较小,就只有信鸽才产生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顺便要说一点的是,笔者在此谈到信鸽的这多优点和益处,肯定有人要站出来说:那现在不少城市还要取缔鸽棚,这是两码子事,一定有其中奥妙,有人养鸽子不注意采取合理办法,比如邻里四舍鸽毛乱飞,臭气窒鼻,有的鸽棚不规范严重干扰创卫工作,对这种事实,鸽会要有态度,该停赛要停赛,一定要惩罚。事实上养鸽与“创卫”这两者处理得当是一体的和谐的,如果分离则是矛盾,不斗争才怪。城市的“创卫”与养鸽是个老话题,这方面工作应多请示汇报,凡是有作为的“当地父母官”大多也是高素质的,只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工作一定是好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从不认识到再认识的发展过程,在“铲除鸽棚”的同时,也有不少知名城市的领导提倡发展信鸽事业,还为鸽会出谋划策,划拨资金的。辽宁省鞍山市、贵州省贵阳市都是这样的先例。在2000年8月,《贵州省志•体育志》的审定会上,笔者呼吁要把信鸽浓墨重彩地写进去,一致得到省市领导和专家的认同。一届志书是官书,代表着政府和大众的意志行为,具有历史的权威性,对此,主要领导都敢于拍板, 这说明有远见的领导是热爱和支持信鸽事业的。关键是靠广大会员有自己的作为,于社会于国家和人民都养好鸽子。养鸽人功德无量,但也不是完美无缺,尚需大家努力,本分做人,诚实养鸽,愿明天更美好,愿信鸽腾飞,愿人类永享于大自然优美自由和谐平衡的清福。



0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0551-65301739 传真:0551-65301769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