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信鸽 “呼吸道综合症”,是最近一个时期在世界各地出现的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一种信鸽呈现呼吸道病变的综合性疾病。根据各地兽 医专家提供的相关资料与各地鸽棚出现的典型病鸽的临床表现及解剖检验证实:信鸽的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城疫”、“衣原体病”、“沙门氏菌”、“副嗜血杆菌”、“传支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病毒”、“败血霉形体”。以上传染性的致病因素,都是造成信鸽呼吸道综合症的直接有害因素。
一、信鸽呼吸道病症发生的主要病因
1、流感是由正粘病毒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气温转变时期的骤冷、暴热、鸽舍内外温差过大时最容易发生。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感染。流感病发生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无先兆性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会出现“体温升高(44℃以上),病鸽两眼肿胀,并流出胶状分泌物,还有的病鸽两眼睑被粘液粘连。鼻瘤呈粉红色、流鼻涕、鼻阻塞、打喷嚏,是感冒最典型的特征。慢性发病的以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由于流感病因导致信鸽体温升高和呼吸道出现的病症,以及眼睛出现的炎症,直接危及它们的生命和飞行运动能力。
2、信鸽传染性鼻炎是引起呼吸道综合症的一种传染病。病因是因感冒或受严寒刺激引起。临床症状主要是打喷嚏、鼻瘤肿胀和湿润、失去原有白色色泽;还表现气管炎、气囊炎,并有浆液性、纤维素性分泌物。两侧眼结膜发炎,眼睑极度肿胀和眼睑被分泌物粘连的症状表现。其病症的表现与信鸽患流感病因很相似,但一般的传染性鼻炎很少出现体温44℃以上的高体温症状。这是区别传染性鼻炎与流感病因的重要条件。
3、鸟疫是由衣原体引起的多种鸟类都会发生的鸽子传染病。因此本病也称之为鸽衣原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饮水量明显增加,单侧性眼结膜炎,眼睑增厚,流泪畏光,初期流出水样物,然后变成粘液性分泌物,严重者分泌物呈脓性。鼻腔初期出现水样分泌物,后期为黄色粘性分泌物,形成脓性鼻炎,呼吸时发出水泡的声音。如果病情发展更加严重时还可见肺炎及气囊炎。本病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很容易与感冒、传染性鼻炎混淆,如果按感冒和传染性鼻炎的药物治疗 ,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此时必须投以对衣原体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4、霉形体病又名支原体病。也称鸽霉形体卡他或鸽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致病性霉性体引起的,普遍存在于鸽群的、非常广泛性分布的禽类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主要特征表现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有呼吸啰音。因鼻和咽炎而出现水样清涕;中期则变为浆液性的或粘液性,鼻孔周围和颈部羽毛常被沾污,后期的分泌物更加浓粘以致于干结堵塞鼻孔,常打喷嚏、颜面肿胀、鼻瘤原有的灰白色粉脂变得污粘,眼睛一侧或两侧肿胀、发炎。患此病鸽还可发展成肺部感染和气囊的炎症。本病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以寒冷及梅雨季节较为严重,在阴雨季节,多因食入变质饲料而发生。在确诊本病时,必须考虑鸟疫(衣原体病)的可能性,患霉形体病时极少呈现激烈的过程,很少发生死亡,而患鸟疫的幼鸽死亡率很高。
5、曲霉菌性肺炎是由多种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禽类真菌性传染病。此菌的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且常在稻草、谷物中生长繁殖。如果种鸽孵蛋育雏的垫草或者谷物饲料染上本菌,信鸽可能因食入大量孢子而发病。曲霉菌病发病初期不明显,一般可见呼吸困难。严重感染时,眼睛发生曲霉菌性眼炎,引起眼球肿胀、外凸、流泪及上下眼睑粘连。出现肺炎,肺实质性萎缩、气囊增厚、肺、气囊、气管或腹腔内可见到成团的霉菌斑。
6、肺与气囊炎症是信鸽比较典型的呼吸道疾病。本病一般无传染性。信鸽发生本病比较多见,由于信鸽体质较弱,连续多次长途飞行而过于疲劳。加之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的供给量,导致机体抵抗疾病能力下降,继而发生支气管粘膜炎症,肺组织炎症和气囊炎症。
信鸽出现本病时咳嗽和呼吸次数增多,并从支气管肺炎开始,呼吸可听见水泡声,口流粘液,轻度发热和喘气。以后逐渐恶化而演变成大叶性肺炎和气囊增厚失去弹性的炎症。病症严重的信鸽也会窒息死亡。
二、信鸽呼吸道病交叉感染的特点
信鸽呼吸病症发生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病因相互交叉感染发病的特点,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信鸽出现的呼吸道病症可能在一个饲养环境中而有不同,甚至交叉感染。如信鸽受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原因而患了伤风感冒,病鸽出现两眼肿胀,流出胶状分泌物,有的病鸽两眼睑被粘液粘连。鼻腔流涕、鼻阻塞、打喷嚏和呼吸困难。病程稍长的信鸽出现44℃以上的高体温。而信鸽患传染性鼻炎,或者是由衣原体病毒引起的鸟疫病,或者是由支原体病毒引起的霉形体病等,都可以出现眼睛和鼻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同一鸽舍饲养的信鸽发生呼吸道病症时,有的鸽子按伤风感冒病症的药物治疗有效,而有的鸽子则无效。有的鸽子按衣原体和支原体病症的药物治疗有效,而另一部分鸽子则无效。正因为如此,信鸽呼吸道病症往往因饲养环境、放飞训练或竞赛前的集群长途运输等因素,表现出病原体的交叉感染。如伤风感冒加重了衣原体和支原体病感染后的症状。这就给鸽友选择治疗药物带来相当的困难。由于信鸽呼吸系统和器官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有氧代谢呼吸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信鸽呼吸系统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显得特别重要,由于针对信鸽特点的专用药物正在研究和尚待开发,许多鸽友对于爱鸽发生的呼吸道病症表现得不知所措,甚至出现按教科书上提供的诊断方法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尴尬局面。
三、信鸽呼吸道综合症的防控
1、单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无论在症状、体征、诊断、治疗方面都比较简单,而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时,它们可以同时感染致病,或也可先后作用于鸽呼吸道致病,而且它们之间可以产生协同的致病作用,如此发病则当然较单一呼吸道感染致病肯定要严重复杂得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都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单纯从理论角度讨论,当您的鸽舍一旦发现某种传染病开始发病的先兆症状之时,就应该及时根据您所掌握的临床实践经验,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对病鸽与健康鸽实施严密观察监控,并给予积极治疗处理,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反之如若消极地观察等待几天,待等到典型症状出现,体征也显而易见之时,再寻找联系药物,待等药物到手再进行治疗,通过治疗投药观察数天后,再根据疗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此时恐怕病鸽早已病入膏肓了,此举虽稳妥但已坐失良机,真可谓是“急病遇着慢郎中了”。因此,凡饲养高贵铭鸽、必须要配备一个家庭药箱,备一些常用、急用药品,这点微量投入,到关键时刻必有用处。
2、近年来随着国门开放,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信鸽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兽(鸽)医临床界而言,旧的疾病尚未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而新的疾病却不断导入。鸽子的呼吸道疾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前几年所见的那些单纯性感染性疾病现已极为少见,只要鸽子一旦犯病来求诊咨询者,几乎全都是复合感染,因而兽(鸽)医临床界近年来将这一类呼吸道疾病统称为呼吸道感染综合症,国外临床学者,根据流行病学观点较确切地将它们称之为多病因呼吸道疾病或者复合病因呼吸道疾病。其致病原除了我们所常见的细菌、支原体、病毒等病原体外,同时还伴有免疫抑制病原体和不良环境刺激因素的存在,这样就往往加重了病原体的致病性或称之为毒株毒力,使疾病的复杂性大为增加,此时机体的自身免疫机能往往呈现抑制状态,鸽体内的抗体一免疫球蛋白由于其被禁锢而不能释放到体液中来,由于抗体的禁锢不能得以发挥免疫作用,从而再次明显地增加了鸽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3、对鸽产生免疫抑制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病原体中,以病毒性病原体居多,其中最多见且致病毒力最强的病毒性病原体有:鸽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呼肠孤病毒等,如果任这类多致病因子对机体所展开的协同攻势得逞,则临床处理往往极为棘手,其预后效果也多数欠佳。因而重复告诫鸽友们:必定要将疾病控制在单个病毒感染之初,此时所施行的确切而积极有效的治疗,能使您的鸽舍度过感染期,使病鸽的生命得以保存,待等到体内自身免疫抗体恢复,则就为病体的复元创造一线生机或希望。
4、呼吸道病原体之间也绝非个个是协同合作,轻微的病毒感染也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样可怕,一染便病;一病则死;毫无对策。当鸽子健康而免疫力正常时,机体的防御功能也相对健全,此时病毒往往也无法攻入机体致病,只有当机体抗病力下降之时,病毒才有隙可乘,趁虚而入,在体内兴风作浪,颠覆免疫防御机能而致病,或是先由其它病原体先行向鸽进攻,待等到攻破一方阵地,病毒继而再由此而攻入。例如:由鸽毛滴虫或细菌先行侵犯呼吸道,首先使呼吸道上皮细胞发生缺损损害,有时这种损害可以是极其轻微的,它都会为后来攻入的病原体病毒、支(衣)原体或者细菌等鸣锣开道,为继而侵入致病病原体创造生存繁殖的条件和机会。现以最通常的鸽痘为例:有人说蚊子会引发鸽痘,事实上是鸽身体任何皮肤或粘膜的损伤,只要能将痘病毒接种进入鸽子的活体细胞内,均可诱发鸽痘病,凡经过免疫接种鸽和已经生过鸽痘的鸽子和刚生过该病在康复期的鸽子,由于体内存有较强的抗体,抗体能极快地将侵入的痘病毒包围围歼,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受侵害细胞吞噬,如果一个吞噬细胞受害死亡,死亡细胞自溶,继而第二个巨噬细胞再行吞噬,直至病毒无法在细胞内得以转录复制而消灭为止。鸽痘上皮细胞脱落物及痘疹组织中的痘病毒均具有极强的致病力,然而实验证实:将具有极强致病力的鸽痘组织,塞入健康鸽子嘴内(不可将口腔粘膜碰伤),然而鸽子却可平安无事,也绝不会因此而受到感染发病,但若将它研磨成匀浆涂在皮肤或粘膜上,再加上人为的划痕损伤,那末其结果自然就会和种痘原理一样导致发病。
5、多病因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支原体和大肠杆菌三者相互作用为最严重,例如近年来所发生的禽流感,其本身致病性和毒力并不强,而在实际发病中,所见感染发病鸽却严重得多,且实验室证实确为禽流感与强毒的巴拉米哥和大肠杆菌一起联合进攻发病。例如某鸽舍在禽流感发病中,由于症状极轻微,而未能引起鸽主注意,然而鸽主却按常规进行巴拉米哥疫苗接种,接种后导致疫苗反应症状严重,甚至产生部份鸽子死亡。其诱导机制就在于免疫接种必须要有免疫应答的参与,此鸽舍在禽流感感染状态下,免疫应答本身对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已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造成其他禽病毒由已经损害的细胞侵入,同时在疫苗的引导下,促进了流感病毒复制。同时由于巴拉米哥疫苗毒素体液效应,产生类同巴拉米哥感染症状或者说是严重巴拉米哥疫苗的反应症状,这种免疫偶合反应尤其是在采取弱(活)毒疫苗免疫接种时则表现更为明显,因而在疫苗使用说明书中,特意注明发病期间不宜使用,既使应用在早期发病或者疫情期,也最好是在医疗观察之下,进行临时免疫加强使用。多病因呼吸道疾病的处理主要为控制以下几个环节:不利环境因素的改善和控制继发感染,再者为免疫抗体增强措施和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
6、不利环境因素对鸽呼吸道疾病的影响非常重要,在有时甚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相同情况下,在不同鸽舍群体发病感染情况和疗效、淘汰死亡率方面,却会出现明显的差异。环境因素包括:舍内空气中氨浓度过高,舍尘量太大,舍内温度或湿度偏高或过低,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等,这些因素都可和传染性呼吸道病原体相互作用,增加鸽舍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性和加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症状,降低药物疗效提高淘汰死亡率。
7、控制继发感染目前仍然是控制呼吸道疾病、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其主要是及时有效地控制其他感染,将复合感染逆转为单纯性呼吸道感染,控制并发症,而将病毒留待机体自身免疫机能的恢复,随着免疫抗体的恢复使机体逐渐康复复原,同时也获得终生的或阶段性对于该病毒毒株的免疫力。
8、免疫抗体增强措施的方案提出已多年,但进展较缓慢,其又称为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免疫技术的进展,在基础科学理论方面已有较大突破,但在临床实践应用方面仍显得非常不足。例如:过去作为驱虫剂所使用的左旋咪唑,近年来已作为免疫调节剂,应用于免疫低下鸽和初期感染,的确也可以解救、挽回不少生灵,至少使症状减轻,病程缩短,疗效提高,减少死亡率。免疫增强剂的应用,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手段。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免疫血清是一种疗效肯定、效果良好、颇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其进一步应用推广的障碍关键取决于信鸽的价值。
9、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人类疾病一样普遍认为抗病毒药物临床效果不明显,其实是现有抗病毒药物均存在共同的共性,这就是诱导性不强,即在杀灭病毒感染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亦具有抑制作用,这是由于病毒的共性所决定的,因为病毒是寄生于组织细胞内,依赖细胞转录繁殖。如痘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等,不少化学药物对其均具有一定选择杀灭作用,只是在剂量、用药方法、疗程方面具有各种药物相应的特殊性,如若能正确合理地应用,这些药物是可以将病毒感染性传染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的,至少在控制死亡率方面起到相应的作用,对鸽友来说,关键在于化学抗病毒药物的早期应用、合理应用、正确应用、全疗程应用。尤其是我国所特有的中医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具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