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信鸽网 | 社区论坛登录 | 注册
首页 > > 正文

电子足环革命的时代到来了

2013-07-04 09:28:18     人气:     评论:0
<-点击分享到微信

 电子足环革命的时代到来了
兼谈低频电子足环应用中的隐患

(张子墨摄影)

  众所周知,电子足环是赛鸽在赛事中识别身份认证的产品,已广为赛事单位和参赛者使用。赛事单位的各协会、俱乐部和公棚要求参赛者给赛鸽佩戴电子足环,用以集鸽、报到和计算成绩。这一认可的科学先进的报到方式取代了过去的手打鸽钟。但是,当前我们应用的电子足环是否安全?电子足环相配套的软件系统能否保证比赛的公平和公正性?
  曾经访问过无数的鸽友,他们抱怨目前使用的电子足环有问题,回归的赛鸽在踏板上没有感应,还得人工抓鸽硬性扫描,扫不上和漏扫的问题十分严重,比赛失去了公平和公正性。建立AB棚及利用复制电子足环作弊,令人厌恶。也报到过公棚决赛现场,现场的鸽友都看到了进洞的赛鸽被漏扫。有业内人士说,目前的电子足环在中关村科技城随意被复制,只要你交一定的费用,随时随地就能被克隆出来一模一样的电子足环。凡此种种,当前使用的电子足环对参赛者是不公平的。
  目前,国内共有多家经营电子足环的厂商。或者独资、或合资、或代理,或组装。分布在北京、西安、天津、大连、杭州等地。占有的市场份额各不相同。业内人士讲,复制和克隆是难免的事情,因为奖金越大越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科技的空子。复制和克隆是最简单的技术,因为复制和克隆的成本很低。法制不健全,管理跟不上。
  是否能防止不法之徒造假,能否去除电子足环的漏洞,能否不让不法分子得逞,能否止步于他们的非法手段的获利呢?针对当前电子足环的存在的问题,本着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防患于未然,以促进我国赛鸽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的原则,就以上疑问从技术层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目前广泛被用于信鸽电子足环所采用的技术。
  自本世纪初运用电子足环进行赛鸽比赛以来,所用的电子足环均为低频电子芯片。低频芯片即是指频率在100-125KHz的电子芯片,典型值 125KHz,市场常见的HID,EM,PHL等,主要芯片类型有:EM4100、4200、TK4100、T5567/T5577、HITAG2、 EM4305、EM4205、S250、S70等。
  低频电子芯片具有省电和廉价的特点;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可以穿透水、有机组织、木材等;非常适合低速度的、数据量要求较少的应用,
  低频卡的芯片主要劣势是:卡片存贮数据量较少,易复制;只能适合低速、近距离识别应用,读写设备间易相互干扰;若要高速无干扰读取“快速读写区”:单项输出模式:即足环只要放入踏板感应区,足环信息便通过曼彻斯特编码,biphase编码格式或其他固定格式对外主动重复输出足环数据,感应板通过接受数据并解码得到足环的写入数据,即:读取了足环的信息,此种方法劣势非常明显:
  (1)足环单向对外输出数据,可被一个或多个踏板接收,而踏板并未对足环发送数据确认(由于现有多块踏板必须间隔10cm左右同时使用导致,故而失去了踏板对足环的认证),只需要提前读取该足环对外输出的数据,并写入其他足环,配置好编码格式,即可实现对此足环的复制“骗过踏板”。
  (2)足环不具备放冲突功能,即感应区内的足环必须只有一个,若多个则无法读出数据(由于上面讲到,足环与足环之间没有联系,当多个足环同时存在于踏板范围内,均会主动对外输出数据,由于他们使用的编码格式,调试方式,通讯速率均一样,彼此相互干扰,故而感应板无法解码数据,即无法读出交换数据)
  当前,低频电子足环存在的最大隐患就是易复制,复制意味着作弊。这对参赛者来,最不公平和公正。
  目前,各公棚、协会与俱乐部在电子环供应商的宣传下,均使用可读写低频电子足环。现简单介绍低频电子足环的使用方式和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流程::
  (1)电子扫描设备给赛鸽佩戴电子足环,即建立赛鸽编号与电子足环间的关联关系;
  (2)参加某项比赛,赛事单位通过读写器集鸽采集:内码+赛鸽信息+足环信息;
  (3)下发相应加密信息到电子扫描设备和踏板;
  (4)赛鸽归巢踏板,读取足环“快速读写区”、手持设备通过加密信息比对,确认比赛成绩并上传到赛事单位电脑主机。
  综上所述,流程乍一看,加密、解密、比对确认,似乎没有什么漏洞,看似公平,其实,以上的加密、解密、比对确认所操作的都是足环的采集内容,而不是确定足环性的“全球码(UID)”。这就可能造成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因高奖金之诱惑,铤而走险,在集鸽时将读取到的参赛鸽足环“全球码(UID)” 信息与比赛信息打包写入另外一只可读写足环的“快速读写区”,形成复制与克隆同样的电子环。在赛鸽放飞后,借地理条件和时间差使用复制环作弊获得名次,以骗取赛事单位,获取不当利益。
  看到这里,有的鸽友可能会问:归巢时踏板为什么不读取足环的“全球码(UID)”,这样不就能避免复制环问题了?关于这点大家注意看看前文所述低频电子足环的劣势,再结合我们赛鸽行业应用的特点就会发现:
  (1)读写设备间易相互干扰,读取“全球码(UID)”功率较大,踏板间干扰很大,间隔距离至少50cm,若鸽友家踏板较多(现在鸽友家感应板间隔距离基本在10cm),跳笼开口将很难操作。
  (2)“全球码(UID)”读取速率慢,易造成赛鸽漏扫(不扫描),影响归巢成绩。
  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能否采用较新的技术,从而保障真正公平公正的信鸽比赛环境呢?
  目前有两种不成熟的想法提供给参赛者和供应商参考:
  (1)在不改变现有足环芯片的基础上,赛鸽归巢后对赛鸽电子足环的“全球码(UID)”进行读取,上传确认参赛鸽归巢。
  (2)彻底摒弃低频电子足环,从根本上解决复制环问题。
  作为关心信鸽事业发展的本人,作为普通参赛鸽友,作为热衷于市场调查研究的作者,虽然是外行,但我深知鸽赛作弊对行业的危害,严重影响到比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从而影响到厂商、使用单位的信誉,损害着参赛人的自尊心和信心。
  据我了解,国内电子环厂商搞研发的不多,均是小本投入。如果投入搞研发,生产出不易被复制和克隆新产品,对鸽界是最大的贡献。目前,国内有意开发新产品的电子环厂商存在着。在我的了解中,估计只有二家。如果研发投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他们的投资意愿将会限制。而旧产品不更新换代,不仅赛事的公平和公正性受到影响,而且会给整个赛鸽行业带来阶段性的打击。
  在有些厂商看来,谁占领了市场,谁就是老大,错。旧产品不更新,终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在作者看来,谁研究开发新产品,谁将会占领市场。相信,电子足环新一代产品谁问世的早并不断研究开发,谁就是电子环产品的老大。
  结论:期盼电子足环新产品早点问世,电子足环革命的时代到来了。
  作者为党中央、为政府服务了四十多年,荣誉在身。打入鸽界六年(2008年-2013年),写作再写作,报道再报道,基于职业道德,感到当前信鸽比赛的不公平和隐患,提出一点浅见,盼望与鸽友共同探讨,群策群力,为信鸽各领域建言献策,尽一点绵薄之力。


标签: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13349190911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