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记六十鸽友郭锐荣
年近60岁的鸽友郭锐荣,接触鸽子近50年了。小时接触鸽子是因为鸽友叔叔,那时候财主家的孩子一般都喜欢养鸽子尤其是飞得很高的本地鸽。由于爷爷经常外出做生意,叔叔常会让爷爷带上自己养的鸽子去外面放飞,后来就在脚上绑圆珠笔心小的空竹,把要捎的信,写在小字条上卷起来塞里面。所以那时候的信鸽需要的不仅是速度,更需要的是不管飞多远都能不死必归。虽然爷爷做生意能够赚些钱,但那时候家庭生活还是很勤俭节约。而且叔叔养鸽,因浪费粮食起初奶奶一直不让。
文化大革命改变了很多人的理想和生活轨迹。因为是财主家庭,在那样的年代得到了特别关注。地区专属行政科科长的父亲被停职批斗,叔叔为了保护自己培育的种鸽,在争斗中被打瞎了一只眼睛。鸽友郭锐荣最大的兴趣爱好是喂养鸽子。小乡镇信鸽比赛还要坐车到当地的县城,但这对于他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1999年到2002年先后引进杨阿腾、杨阿腾多利、马太依斯、司翠克鲍特、凡布利安娜、曼德斯詹森、恒得利、萧山雄等。再加上后期引进的戈马利。鸽舍以马太依斯配对杨阿腾多利的子代母鸽“帼英号”郭氏天马617亚军做为基础中心,经过十几年的赛飞和远交近配的育种检验,已形成一路品系的特征!在本地,公棚还是在鸽友处入赏率极高!鸽子的特点:耐力顽强,具有不死必归精神。在风雨大雾恶劣天里表现异常出色,好天气也快!鸽友在鸽子的饲养上属于自然粗养式,赛鸽种鸽保姆鸽都养在一起。早上喂1-5分饱,下午7-10分(看鸽子的状态给予多或少)。比赛上基本都用饲料供应法、配对争偶、占巢法来调理鸽子的比赛归巢积极性!
他对赛鸽的要求是:自然出英雄才是真英雄,靠所谓预防和药物出来的成绩不是最实的,也不符合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好鸽子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免疫系统,自我的比赛应激调节!这样的鸽子在遗传上才更有优势!
对种鸽的要求:种鸽能做到知根知底,自己一手培育起来的。如果新手鸽友引进种鸽,应该要注意的是每路鸽子的特点,还有每个人对种鸽的理解可能也不一样,配对手法上多运用就基本能检验出一羽鸽子适合不适合做种。所以子代检验还是最重要和最真实的。
赛鸽需要的是赛飞上的实用性,不需要真正的实战能力和育种能力做铺垫,外表再好看,血统再名贵都只能列入观赏鸟的行列!习武的人知道,花拳绣腿很好看,但上不了台面。正式比武或擂台上,需要的是坚实的马步基础,敏捷的反映,灵活而有力的防守攻击。所以种鸽或赛鸽需要的是内在的东西!养赛鸽培育种鸽应该在实战的基础上做出一路鸽子,做到血统的延续性。做出即能赛又能做种的赛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