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这个建议是有原因的,大家都知道,在赛鸽圈里,几乎所有鸽友在一定的时间里,都会或多或少地引进几羽种鸽,以此来提升自己鸽子的品质。因为每个人都明白,同系鸽子在多年的重复配对过程中,不融入新鲜血液就会退化。
面对自己赛鸽队伍的实际情况,本人也毫无例外地在年前引进了几对种鸽。经过一个冬季的饲养、调理,鸽子都很健康。但是,到了配对季节,问题出现了。这些鸽子不起旺(不发情),表现为雄鸽不占窝,其它雄鸽一到它就飞走,也不追逐雌鸽鸣叫求爱。雌鸽不管任何雄鸽百般鸣叫求爱,就是置之不理。进食后,就飞到种鸽棚的凉棚里,煽动翅膀,东窜西跳,总想逃离这个它不熟悉的地方。遇有其它鸽子家飞,它们闹腾得越发厉害。
其它鸽子都产蛋了,时间宝贵啊,不得已只好将它们关进配对笼,来个拉郎配。快的十天左右成对了,慢的二十多天才成对。产蛋也较自己的鸽子慢,第一窝竟然无一受精,你说怎能让人不着急?第二窝也好不到哪去,可恨的是有的蛋受精了,雄鸽却不孵蛋,什么时间能弄出个崽来都是未知数,就更不要指望比赛了。
坐下来分析原因,新引进种鸽对新环境、气候适应时间短,引进种鸽在原鸽主手里,住的都是自由出入或定时放飞的活棚,把它们关在不能自由飞翔的“死棚”里,它们没有安全感。从未在配对笼里孵过幼鸽,关在里面情绪紧张、低落。试想鸽子有诸多不安定因素,如何能作出高质量的幼鸽?
废话说了这么多,就是建议不要把作育计划的重点放在新引进的种鸽身上,我是觉得这样做不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