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信鸽网 | 社区论坛登录 | 注册
首页 > > 正文

冲动是魔鬼:鸽王又上千公里未归

2016-06-06 08:55:18     人气:     评论:2
<-点击分享到微信

  今天是黄山杯千公里司放的第三天了,希望与失望并存,小鸽如果不归巢,恐怕凶多吉少。但是,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得接受,结局是无法改变的,养鸽本来就有成功与失败。每年一到赛鸽季,谁还能不损失掉一些鸽子。我这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呢,是啊,台阶要下,原因也要找,不然面子丢了一地,自己还稀里糊涂,岂不悲哀?

  集鸽头几天,许多鸽友建言,1000公里与500公里、700公里不能同日而语,难度要大得多。有的建议留种,不要再放。有的给予鼓励,支持参赛。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参赛,总觉得鸽子归巢应该没有问题,说不定还能拿个高位奖,盲目乐观。

  当时,有鸽友认为,鸽子没有持续的高峰状态。我反而认为,鸽子调理得不错,又是刚刚配对,还有抚育的“孩子”,有强烈的恋巢欲,会使它保持高峰状态。但恰恰相反,事实证明,持续喂雏,体能会下降,一天两夜在车上关笼,千里迢迢的路途颠簸,鸽子的体能也会大量消耗。这与当天集鸽,第二天放飞完全不同。无论是体能储备、消耗、保持、供给,千公里在每个环节的要求都更高。另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鸽子已经飞了300公里、400公里和两个500公里、一个700公里,体能消耗可想而知。短时间内,要再创高峰,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资料表明,鸽子的高峰分身体的和心理的两部分,身体高峰容易调整,不用赘述,心理的高峰要难调整得多。这里面有应激的问题,外在环境的影响,野外生存的压力,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处置等等,都会给鸽子留下阴影。因而,鸽子心理的平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短则几个月,多则半年,有的甚至要等到“结婚生子”后,方可“释怀”。体态丰满,并不能表示就是高峰期,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较好的调整,这才能说高峰期有可能出现。这时还要仔细观察分析每羽鸽子的表现,以及行为特征,才能真正确定高峰是否出现。

  自己也明白这些,只是在实际运用时,急于求成,往往会顾此失彼,没有作客观正确的评估。感情上的冲动,导致不理智的行为,作出错误的判断。

  教训告诫我们:盲目冲动是赛鸽的大忌。


标签: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13349190911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