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掌控赛鸽情绪创造入赏契机 - 中华信鸽网:新闻资讯
中华信鸽网 | 社区论坛登录 | 注册
首页 > > 正文

掌控赛鸽情绪创造入赏契机

2014-05-28 10:16:01     人气:     评论:0
<-点击分享到微信

     情绪是以赛鸽为中介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是指赛鸽的需要和追求的目标,在竞翔比赛归巢活动中,为摆脱环境条件刺激的影响而表现出逃避的行为。当赛鸽归巢后,追求的目标已经达到,因此情绪是赛鸽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赛鸽在放飞训练或竞翔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历经千辛万苦,能从几百公里乃至千公里外归巢呢?情绪是激发赛鸽心理活动和返巢行为的动机。情绪引发赛鸽的归巢动机,这应涉及竞翔运动的全部内在机制。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操作规律。作为脑内的一个监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

        赛鸽在竞翔运动过程中,影响定向导航认知操作效果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和强度。积极愉快和奋进的情绪促进定向导航运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处于应激状态或者获得恐惧状态下的紧张情绪,对赛鸽正确导航和保持持久飞行运动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如果赛鸽处于极度恐惧状态下的紧张情绪时,对竞翔运动能力起到破坏和瓦解的作用。赛鸽的情绪是它们与环境和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是一种多成份、多维量、多种类、多水准的复合心理过程。感情性反映的发生都是脑的活动过程。我们研究赛鸽的情绪特点,就是要弄清赛鸽在何种环境条件刺激作用下的情绪性质和强度,这些情绪的性质和强度对它们的归巢动机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促进赛鸽竞翔运动能力的提高。

        一、赛鸽情绪的一般特点

        有专家研究表明,鸟类的视觉能力高度发达,成为动物中的视觉冠军。这是因为它们的眼睛水晶体曲率的调整能力是所有动物中最强的。哺乳动物中除了人类以外,多数是没有色彩感觉。而鸟类作为整体来看,它们眼中可以展现高于其他动物最清晰的彩色视象。鸟类由于脑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脑皮层、大脑均较小,主导运动的纹状组织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脑的不平衡状态、脑低眼高,遂使鸟类的行为易受到视觉情绪的影响。赛鸽虽然属于视觉情绪动物,但它的听觉能力却十分的敏感。

  依据研究得知,赛鸽以及候鸟可以听到人类所不能听到的次声波。对于3000赫兹以上的高音域,赛鸽比人类的听觉敏感度要低,而人类听不到的从20赫兹到0.05赫兹的次声波有50分贝(以音压计算约为300倍)以上的高度敏感。人类听不到的,但对于赛鸽听觉的影响却极为惊人,如同耳边放鞭炮,使赛鸽产生恐慌的情绪表现,赛鸽出生后对于环境具有视觉的“印记”的特点,这是由于视觉获得的条件刺激,在敏感期内产生牢固记忆的结果。一般来说,非常优秀的赛鸽对鸽舍内外环境形成牢固的记忆,因此它们对视觉环境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当赛鸽进入陌生的鸽笼或者经过长途运输到达放鸽目标地放飞后,受环境视觉条件刺激而产生的视觉情绪变化,引发它们归巢动机,而激发它们的归巢行为。由于赛鸽的听觉能力十分敏感,所以它们特别喜欢在安静舒适的鸽舍环境中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产生平静、松弛的情绪,在不安静的环境中则产生紧张的情绪。

        二、赛鸽在不同环境中情绪特点的比较

        赛鸽受视觉“印记”特点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受听觉情绪的影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这为我们研究赛鸽在不同环境中情绪特点提供了可能性。

        1、赛鸽家飞运动时的情绪特点:我们每天清晨将赛鸽放出舍外自由活动,遇到较好的天气条件时,赛鸽成群结队表现出长时间、高飞和远翔的行为。这是因为赛鸽经过一个晚上安静的休息,体能得到恢复,受良好环境条件刺激的影响,它们积极愉快的情绪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逐群自主飞翔运动的情绪特点。

        赛鸽家飞运动时的主动性行为表现,是它们表达积极愉快情绪的一种典型的方式。一般来说,积极情绪的极性越朝着愉快的方向发展,赛鸽飞翔的时间就越长,活动范围也越大。如果天气条件不好,或者晚上遭受到风吹雨打的声音刺激,加上第二天早上的天气条件的影响,赛鸽的情绪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它们飞翔运动的时间会缩短,活动范围也明显缩小。积极愉快的情绪对赛鸽家飞运动能力的提高,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从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角度来看,积极愉快的情绪在供给赛鸽飞行运动过程中,能有效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为肌肉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加速体内能量物质的分解代谢,从而为体能超量恢复创造了条件。从情绪的体验过程来看,经过学者研究得知,当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与紧张情绪状态的感受相对比。就如赛鸽在环舍家飞环境中产生的积极愉快情绪的体验过程,更容易与放飞训练或竞翔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紧张情绪相对比。这是由于情绪具有干扰赛鸽记忆效果的作用。也是赛鸽竞翔成功并且获得优秀赛绩的心理因素之一。

        2、赛鸽异地竞翔运动时的情绪特点:赛鸽异地竞翔运动包括是异地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两个内容,其性质都是被动地由异地放飞后,赛鸽必须启动定向导航系统的功能,判定正确的归巢方向,寻找归巢途径。赛鸽因受到环境“印记”的影响,在它们的视觉还没有产生环境适应的条件下,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的环境条件刺激,使赛鸽产生紧张、激动的情绪。赛鸽在归巢过程中,为了摆脱环境条件刺激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情绪处于紧张和激动的极性发展。一般来说,赛鸽归巢速度越快,紧张和激动的极性强度就越大,对它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程度也越深刻。

        赛鸽由于生理上的个体之差异、表现出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性特点,如果赛鸽紧张情绪的极性强度超过赛鸽神经活动类型的承受极限时(如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或者竞翔距离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就直接会影响到赛鸽导航运动能力。赛鸽在放飞训练或竞翔活动中的紧张情绪,是因为环境条件刺激的必然结果。但是,如果是经常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的赛鸽,它们对长途运输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得到增强,紧张和激动的情绪亦会得到缓解。长期实验性观察得知,有多次竞翔经验的赛鸽,在放鸽笼内就会表现出镇定自若的情绪状态,而缺乏竞翔经验的鸽子,则在放鸽笼内表现出紧张或激动的行为,因此我们才会给予赛鸽要学习在鸽笼内的习惯,以免于参赛时产生紧张激动情绪。

        赛鸽紧张激动的情绪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有研究表明,紧张和激动情绪的维量极越大,体能消耗越多越明显。有许多赛鸽受紧张情绪的影响,体能过度消耗,所以在它们于竞翔归巢过程中,虽然离巢只有几十公里的正常路线上就会落入其他鸽舍,求取食物或者寻找躲避的栖息环境。所以在放飞训练或竞翔活动中,如何调整和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有效地节省体能消耗,是我们研究赛鸽情绪特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过研究发现,赛鸽竞翔或放飞训练过程中,紧张情绪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赛鸽进入放鸽笼开始,经过长途运输到达放鸽地放飞前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到达放鸽地放飞后,赛鸽归巢的飞行运动的过程。赛鸽由放鸽地放飞后的情绪直接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情绪的极性是我们人类无法予以控制的。而赛鸽从进入放鸽笼开始,经过长途运输到达放鸽地放飞前,情绪的紧张及在人为的作用之下,可以得到有效地改善,这对于避免体能过瘦消耗,从情绪控制的理论上,提供了可能性。

        3、鸽舍环境条件刺激的情绪特点:鸽舍是赛鸽的生存环境,从它们生存的需要上来说,积极愉快的情绪内容的性质和强度应当是多成份、多维量、多种类、多水准的表现,诸如占有固定的巢位或栖架、配偶、孵蛋和育雏的情绪体验过程。但是,从赛鸽竞翔运动的情绪要求上来说,情绪的性质和强度与体能素质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赛鸽的体能素质与实际竞翔运动要求不相符合时,情绪的功能和作用则人为降低。因为我们研究鸽舍环境条件刺激的情绪特点,是从情绪对体能恢复的角度来研究的。赛鸽是属于视觉情绪性的动物,鸽舍环境条件刺激对它们情绪的影响主要与视觉情绪有关。赛鸽在环舍家飞运动或者放飞训练及竞翔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特别是竞翔比赛,受紧张情绪的影响,体内储存的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有时可能出现体能衰竭的现象,这就要求鸽舍内环境的条件刺激有利于创造出平静、松弛的情绪状态。从情绪表现的神经生理基础来看,当赛鸽在剧烈运动中产生紧张、激动的情绪时,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优势状态,加速体内能量物质(包括糖元、脂肪、蛋白质、骨骼中钙元素)的分解,以供给剧烈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因此,一般赛鸽于归巢后,紧张活动的情绪会得到有效的缓解,愉快、平静、松弛的情绪也得到恢复。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下,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支配和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促进体内能量物质的合成代谢过程,使体内过度消耗的能量物质尽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准,甚至出现超过原来水准的恢复。其中平静、松弛的情绪性质和强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研究得知,归巢赛鸽为了保持平静、松弛的情绪状态,它们在自己的巢箱或栖架一般的表现是闭眼休息的情绪状态。这说明了,赛鸽视觉获得的明暗度对情绪的影响,这时的赛鸽由视觉获得光的亮度越小,就越有利于它们获得平静、松弛的情绪。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得到证明,赛鸽进行了环舍家飞训练、放飞训练或者竞翔比赛归巢之后,及时调整鸽舍内的光亮度。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13349190911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