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河
   种鸽棚里的鸽子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原来的种鸽,凡一般成绩的均己退居二线,或当保姆或为它棚所用,整个种鸽队伍己浓缩成一支优秀精干的团队。说点夸张的话,即便育种配对时把雌雄赶到一块,让它们自由选择也保不住它们的子代不出好成绩。这也是我养鸽以来,真正领悟到有鸽友让雌雄种鸽自由配对的道理。    也难怪,我棚的种鸽,由原来地方赛的成绩鸽逐步换成不是前十的不用,名次稍为差一点的也必须是身经百战参加过多次500公里以上的。另外,本人这几年打公棚的成绩鸽几乎全部拍回,做为种鸽,因为再没有比自己了解自已的鸽子做种好使了。   当年从公棚拿回的鸽子,本人当年绝不让它们作育,只能做为种鸽队伍的储备力量或者先做一年的保姆。我是这样认为的:一是公棚的鸽子在公棚由于羽数多,病体传染源也多,多数公棚用药量过大,到家里经过一年后身体才能逐渐达到平稳。二是公棚鸽到家后,要让它慢慢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伙伴,和其它种鸽相濡以沫,经历过相当的时间后, 雌雄同体才能发挥的更好,优良基因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再一个就是先年送秋棚的鸽子晚,来年做种年龄偏小,特别是雌鸽很多不够一岁。    很多鸽友来到棚里,看到许多优秀的种鸽在做保姆,感到很惋惜就是这个原因。当然在选择保姆鸽的时候也不能草率行事,认为只要保姆鸽健康就行,保姆鸽的选择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赛绩和遗传。俗话说谁养的孩子像谁,触类旁通其实人和动物一样,所以要选择个体健康又有赛绩的鸽子做保姆鸽为宜,如果没有更多的赛绩鸽时一定要选择身体健康的。 加入时间:2012-01-08
文章
232
人气
留言
121
首页 > 正文

67岁的32年

时间:2012年02月23日    浏览:评论:0
 
                        67岁的32年
   今日看到网上一篇文章【缙云山六旬老人、32年无好成绩坚持参赛】,观后心里感到感慨万千。此文章及评论笔者目不暇接的连续看了三遍,我为老人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看着照片上老人骄健的身材,慈祥的面孔,以及手握爱鸽的姿态,感到既亲切又可爱。在此,谨祝冯炳亮老先生长命百岁,再养鸽32年!同时我也想起了毛主席著作老三篇中的【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每天挖山不止,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最后感动了上帝。

   一个67岁的老人,在大山深处养鸽32年,年年参加比赛,年年没有进奖。而且参加一次比赛提着鸽子需要走3千米山路,上下台阶2700多个,下山后还要坐四十分钟的车才能到鸽会,年复一年的坚持32年。这是什么精神,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有,当记者问道鸽子是什么品系时,纯朴的他毫不掩饰地说:我也不知道什么品系,我也不懂,我在市场上买的…我会好好养着这些鸽子,不管它们放飞回不回来,直到他终老。这就是他:一个养鸽人、一个鸽痴、一个典型的爱鸽家,他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毎一个养鸽人学习的吗?
 
   当然67岁,养了32年的冯炳亮先生纯朴、执着的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帝,这不,鸽会的电话号码有了,不用再跑空趟了。有邮寄养鸽资料的鸽友。有发送鸽子的,山西长青鸽舍一鸽友说:希望大爷和我联系,真心的送你一对;陶氏赛鸽园奉送一对;上海的一位鸽友说,老前辈你好,我给你送上几羽,你试试吧!一位不知名的网友一次就送上10羽。还有一位叫眼镜的网友真情奉献自已心爱的300公里亚军,0888网友送上全国冠军的平辈做种。

   正是真情大有人在,我想不久的将来,冯老先生伴随着好运必将萝想成真,金榜题名!


                                               

                                                            安阳惠苑鸽舍循序渐进
0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0551-65301739 传真:0551-65301769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