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的培育是一项繁琐而又漫长同时充满了乐趣的过程。
任何一位信鸽爱好者都非常渴望自己能拥有超级种鸽,当时其中也不乏启动大笔资金购买或者引进他人的成品种鸽,更多的信鸽爱好者所拥有的只是杂交以及杂杂交或者半成品鸽,要想在这些信鸽里选择出能具有种鸽特性的鸽子实在是充满太多的未知数太难太难!
首先是种鸽的血统选择。本人始终相信一个观点“超远程鸽经过定向的培育和繁殖在下代里是会出现中距离甚至短距离的快速鸽”,其实原理很简单,超远程鸽在优良的家族血统背景下,是能够适合多变化多距离的赛事,很多信鸽爱好者会问一句:超远程太慢了!这个观点我却不这样认为,就拿2000公里来说吧,冠军开笼里第10天到的,10天里的飞行平均值是平均1天飞行200公里左右,这个数字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请大家注意了,是在连续飞行没正常的吃,喝,休息的情况同时还有天敌,人为,天气等等不稳定的因素环境里进行比赛,是多么的难人可贵。现在在中短距离里,很盛行多关赛吗?这些多关赛的信鸽都是正常天气情况下每周比赛,而且每次比赛归来后最起码的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以及饲料上的质量保证下进行的,敢问一句,除了我们国家特有的超远程血统之外,还有什么品系或者血统能做到这样的地步?现在很多信鸽爱好者崇拜外籍鸽,请问又有什么血统能胜任我们国家的赛事?
现在很多比较成功的信鸽爱好者,绝大部分是在原有的老国血里进行多年的改良,实验,放飞,比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选择性保留下来的基础种鸽,例如:上海某信鸽爱好者曾经就是以西翁鸽为基础改良之后,再用优秀的外籍个体与其反复的杂交提纯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特色的信鸽品系,在赛场上威风八面,披金挂银……还有温州的信鸽爱好者,以一羽国血种雌作为主线,再用优秀的外籍雄作为辅助,年年成绩步步高升。
以上是个人的鼠光,望大家多多指教。
首 页 > > 正文
基础种鸽的定向选择
时间:2007年10月23日 浏览:评论:0
热门文章
- · 心得体会
- · 老话题拾遗
- · 第一段∶饲养在家 翱翔全国
- · 第二段∶科学组织 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