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冠鸽舍
所在地:安徽省池卅市九华路1号池卅市鸽会 从1988年成立 本舍开始参加各项信鸽比赛至1993年 1993-1996年工作太忙没有养1997年3月从起棚养鸽 永冠鸽舍引进林波尔 詹森公主号  凡龙 杨龚多拉斯  虎后  盖比  桑杰士 德拉伯 罗森波斯  蓝色火箭号 汉斯100号 阿波丽斯 鸽舍赛绩  电话13053296389 1993年以前: 池州市. 合肥抢彩. 冠军. 季军.  池州市. 蚌埠比赛. 冠军. 亚军.  池州市. 500公里滕州. 亚军. 季军.  池州市. 700公里. 亚军等等. 1997年秋. 500公里冠军. 1998年春500公里冠军. 700公里冠军. 季军. 1000公里冠军. 第5名. 1999年:1000公里(武功)冠军. 700公里(义马)冠军. 第4名. 第5名. 2000年 300公里第8名. 第9名. 700公里亚军第6名. 1000公里亚军. 2001年: 300公里. 第1名. 第3名. 400公里. 第1名. 第2名. 第4名. 第7名. 第8名. 第9名. 第10名.  600公里. 第1名. 第2名.  700公里. 第2名. 第4名. 第10名. 1000公里.第2名. 第3名. 2002年: 500公里. 第1名. 第3名. 700公里(当日归) 第5名. 1000公里第2名. 秋季比赛; 500公里(临颖 )第2名. 第3名. 600公里(郑州) 第1名. 第2名. 2003年: 500公里第3名. 第5名. 600公里第2名. 第3名. 第5名. 第8名. 第9名. 第10名. 500公里大奖赛. 第2名. 第4名. 2004年: 300公里第1名. 第2名. 第3名. 第4名. 第5名. 500公里第1名. 600公里第2名. 700公里第2名. 第3名. 1000公里第3名. 秋季比赛; 500公里第2名. 2005年: 500公里两市联赛(安庆市)第3名. 池洲市第1名. 700公里第2名. 800公里第1名. 第2名. 1000公里第2名. 第4名. 第6名. 第8名. 第10名. 秋季比赛; 300公里第1名. 第3名. 500公里第1名. 第3名. 第4名. 2006年: 300公里区第1名. 1000公里第8名.  秋季比赛; 300公里第1名. 2007年: 500公里第2名. 第6名. 第8名. 700公里第2名. 第6名. 第7后. 1000公里国家赛天津赛区18416羽赛鸽荣获60名. 65名. 99名. 安徽省亚军分速998每分米飞行时间13小时30分.第4名. 第8名. 市第1名. 第2名. 第4名.(见中华信鸽)放三归三. 北京大兴联赛华东五省一市1000公里21331羽参赛鸽荣获52名.荣获市[伯马冠军]天气恶劣. 放一归一. 这羽鸽拾天前刚刚 放过1000公里市亚军. 秋季比赛500公里第1名. 第7名. 170号荣获安徽省信鸽品评赛5名. 589号荣获安徽省信鸽品评赛6名。 2008年: 春季比赛; 500公里冠军. 700公里亚军.[当日归]安徽省第5名. 1000公里北京大兴联赛安徽省第11名. 池卅市伯马冠军天气恶劣. 放一归一(见 安徽赛绩中心). 全国联赛1000公里第49名(见中华信鸽网) 秋季比赛; 300公里第8名(08年10月16日) 500公里幼鸽大奖赛亚军08-132138号幼鸽(10月25日) 300公里冠军六个月鸽(11月19日) 2009年 1月1日元旦杯池卅市; 400公里冠 亚军 第4名 指定鸽08-132138八个月鸽[一把抓冠军] 08-12-132138获2009年池卅市春赛1000公里伯马冠军 放一归一 两市联赛第3名[安庆市] 秋季比赛; 400公里 第7名 500公里特比第13名 第16名 第19名  500公里池州市冠军 两市联翔第4名 幼鸽第2名 第6名 第8  名 第13名 2010年 1月1日元旦杯 池州市400公里  第3名 第4名 第13名 第16名  春赛1000公里伯马冠军 天气恶劣 放一归一 荣获安徽省1000公里联赛29名 参赛鸽2210羽 秋赛  300公里 12名 22名  400公里 14名 26名 27名 31名  500公里 14名  400公里亚军 幼鸽伯马 恶劣天气 2011年春赛 500公里4名 恶劣天气幼鸽伯马 700公里3名 当日归 1000公里冠军 季军 进入安徽省300强 放三 归三 秋赛 500公里3名幼鸽 十月二十九日比赛 500公里9名幼鸽 12名幼鸽 十一月十二日比赛 2012年春赛 500公里特比环 5名 6名 10名 11名 17名 1000公里亚军[幼鸽]放飞地宝鸡.放三归三(连续六年千公里没掉爱鸽) 秋赛 300公里16名 400公里6名 11名 500公里特比7名 16名  2013年春赛 300公里4名  500公里特比15名 16名 20名     2014年春寒  500公里8名.13名 500公里特比环9名.19名. 500公里冠军.5名.7名.8名 700公里冠军.13名. 2014秋300公里指定鸽冠军.7名, 400公里指定鸽冠军.2名.4名.9名. 500公里8名 500公里特比环21名.22名.23名. 北京大兴联赛1000公里6名 10名 皖江赛鸽联盟2014秋总决赛暨幼鸽精英赛池州赛区500公里冠军.4名.22名.23名. 皖江赛鸽联盟2014秋幼鸽精英赛池州赛区成绩 冠军.亚军.7名.8名 皖江赛鸽联盟2014年度幼鸽精英赛成绩 荣获拾名 2015年春赛 500公里特比环 22名 25名 27名600公里 5名 6名  2015年秋赛 300公里冠军.亚军.五名. 皖冮联盟冠军.亚军.五名 500公里冠军.五名.七名 500公里特比环冠军.三名.四名. 池州市500公里双冠军 皖江联盟500公里六名 池州市500公里市纪念赛七名 十六名 十七名 2016春赛;300公里6名,600公里4名;700公里9名 500公里特比环4.5.6.13,15,18,  秋赛  300公里冠军.6名.11名.17名.21名,  500公里3名.5名.十八名.十九名.二十名, 1000公里3名             500公里精英赛2名 参加安庆市特比环七百七拾多羽暗指九名 50元组四十九名 100元组五二名 2017年春赛500公里4名 。500公里特比环2名3名。 600公里国家赛[安徵省800多羽9名]池卅市冠军.4名. 700公里3名.4名. 1000公里放二归二. 斯 兰色火箭 加入时间:2008-06-12
文章
750
图片
0
视频
0
留言
10
首 页 > > 正文

几个问题

时间:2012年10月03日    浏览:评论:0
分享到: 更 多

如果您在过去的比赛中,从未获过奖的话,那么就请您反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吧!

          (1)您是否将您的爱鸽,饲养在一个通风非常良好的鸽棚中?

          (2)您是否始终保持鸽棚的清洁,以及水容器的干净?
          (3)您是否每天定时,而且又有规律地进行鸽棚的管理工作?
          (4)您的养鸽经验,是否足够让您能了解到天刚破晓的清晨,是您每天放飞鸽子舍外飞翔的最好时刻?
          (5)当您的选手鸽,在比赛归返后,您是否给予细心地照料,并且喂鸽子容易消化的细饲料?
          (6)您是否很有节制地喂您的选手鸽,让它们始终保持有点饥饿的状态?同时您是否每天都有供应给它们新鲜的矿石?
          (7)您是否用不好的饲料来喂您的爱鸽?您是否将饲料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而且绝对不用金属容器来装?
          (8)您的爱鸽,是否出自一个拥有长距离实力的优秀血统?
          (9)您是否确实记录所有配对数据,脚环号码,以及全部的训练与比赛日期,还有全部返归的情况?
          (10)您是否了解到,在赛鸽生涯中,“耐心”可以带给您财富?
          以上10个自我反问的问题,是世界养鸽名家查尔斯·海斯曼(Charles  
      Heitzman)先生,在他所撰写的一本手册《幼鸽训练法》中所提出来的问题。虽然看起来很简短,只是一些普通的问题,但其中却蕴含了海斯曼先生超过60年的养鸽经验与心血。

      提起海斯曼先生,大陆的鸽友应该也不陌生,但是相信仍然有不少鸽友对他的印象还是模糊不清的。在台湾有很多鸽友都知道海斯曼西翁这个赛鸽血统,但却也还有不少不知道海斯曼先生就是轰动整个台湾鸽界多达半世纪的在来鸽系的原始作出者,例如:已故郑金老前辈所饲养的“4号仔”(亦即称为“光明希望”、“荣光姑娘”等大名鸽),以及盛行于台湾地区的“3546”族系(“老西翁混合系”笔者手中就有为数不少的数量,是从另一位养鸽前辈吴锦裳教授引进的,现在台湾的海翔赛以及到大陆也飞出许多的好成绩,因已交配多种的西翁血统,故统称为“老西翁混合系”),都是几十年前,从海斯曼先生那里引进到台湾地区来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他本人累积60多年的养鸽经验中关于幼鸽训练的方法,供鸽友们参考。
          一、设天橱助幼鸽认环境

      首先,幼鸽约在25天大的时候,海斯曼先生便将它们集中一起出窝送进选手鸽棚里。他对鸽棚的空气流通,要求得非常严格,因为他发现许多鸽棚在教乖幼鸽时,发生高迷失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鸽棚的空气不够流通。此外,他还在选手鸽棚顶上设置“天橱”,幼鸽放在这里,可以加深学习辨认鸽棚周围的环境。
          在此还有一点是值得鸽友们借鉴的,那就是他说:管理鸽棚必须维持一种规律,因为“规律”可以说是代表了“成功”。
          二、早期先教它进鸽舍门

      幼鸽在28天左右大的时候,海斯曼先生就开始教它们学进鸽棚自动门的动作。他用的方法是:先在入口的跳板处撒一些饲料,然后慢慢将幼鸽从自动门赶入鸽舍。让幼鸽一跳入鸽棚内,便可看到饲料,如此反复做几次,幼鸽很快就能学会自己进入鸽棚的动作。他认为这种早期的训练工作的时间是越早越好,因为时间的早晚会影响到以后的成功与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必须要慈祥文静地对待幼鸽,尽量避免发生惊吓到它们的情况,同时多利用时间抓摸它们,让鸽主与鸽子能打成一片,使它们认知到您是一位可爱的主人,这对于以后参赛的胜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鸽友们不能不注意。
          三、选择最佳幼鸽喂食法

      喂食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根据海斯曼先生的经验,他认为用手拿着喂,或将饲料撒在木制的盘子上喂,比起用饲料槽来喂要来得好,其效果也要好得多。因为用手或撒在盘子上喂,一方面可以增加鸽子与饲主之间的亲和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饲主可以利用喂食的时候,来观察鸽子的吃食习惯。另外,用这两种喂食方法,很容易控制赛鸽的食量,而且这种控制手段,可以避免偏食现象的发生。喂选手鸽时,要注意很重要的一点,即千万不要喂食超过它们一次能吃完的饲料量,因为据海斯曼先生所说,喂过量的饲料,也是选手鸽迷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又提到,由于鸽子没有牙齿,所以必须要有尖硬的细碎石粒,以帮助它磨碎嗉囊中的食物,因此每天应供应新鲜的矿石(即矿物质),这是必须的工作。有时候,原本十分活泼、又健康的幼鸽,如果突然变得没有精神,羽毛也失去色泽,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消化不良,形成嗉囊发酸所引起的。这时不妨让它们吃些矿石,这样就可以消除因消化不良所引起的现象。如果一羽选手鸽,无法很顺利地消化它吃下的饲料,那么鸽主对它的将来,也就没有什么好指望了。
          四、正规训练并注意细节

      根据海斯曼先生的说法,从幼鸽出鸽棚学飞的那刻开始,就应该在每天天刚破晓的时候将幼鸽放出去让它们自由活动(笔者按:在台湾,由于鸽棚密集,每天清晨都有很多鸽友在放飞选手鸽,形成鸽群满天飞的景象,如果这时将正在学飞的幼鸽放出去活动,往往会造成有些幼鸽因为受到惊吓,或其它原因而突然起飞,随着一大鸽群飞走而迷失的情况。因此有许多鸽友把教幼鸽的时间,改到中午或其它时间,等幼鸽能成群结对飞时,才恢复到清晨时段训练鸽子)。为了增强幼鸽的翅膀肌肉,傍晚时分,再把它们放出舍外活动。如果它们已经学会飞,但又不喜欢飞,则必须用旗帜挥赶,强迫它们飞行至少20到30分钟。每当鸽群一结束例行的舍外训练,纷纷降落到鸽棚的时候,就要马上发出喂食的信号,如:摇鸽料桶、吹笛子等方法将它们引诱进入鸽棚(笔者按:在台湾,鸽友大都用赶鸭式将鸽子赶入鸽棚)以养成它们会立即进鸽棚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在选手鸽从比赛归返时,便可看出其重要性,因为往往短暂时间的耽误,就决定了一次比赛的成败。
          五、老前辈的独特教鸽法

      谈到这里,海斯曼先生还有一项相当有趣的做法,很值得鸽友们借鉴。他在鸽棚里,始终放置一个放鸽子用的笼子,让幼鸽可以自由进进出出,并且每天撒些饲料在里面,让幼鸽能随时随地进到笼子里吃,其目的在于使它们及早习惯这些装运鸽子所用的笼子。有时候,还将它们关在笼子里,呆上一天一夜,就在笼子里喂食它们鸽料和水。他认为应该在幼鸽初期,就要教会它们适应与比赛有关的任何器具,这对将来的比赛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幼鸽首次外放使翔

      经过为期8个星期的环舍训练后,这些幼鸽大约已有三个月大了,海斯曼先生便将它们装笼开始做外出放飞训练。刚开始所选择的训练方向,是沿着将来的比赛路线放飞。第一次,在大约离鸽棚3英哩(1英哩约=l.6公里)的地方做集体放飞,两天后,在同方向离鸽棚5英哩处再放一次,然后同样地依次再放8英哩,和10英哩的距离。

      完成这些初步训练后,接着再以两羽一组,用同样的方式,从8英哩,一直延伸到12英哩做为期一星期的训练,接下来便开始做“环形训练”,它的方法是: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作6至10英哩的密集训练,风雨无阻。但为避免损失,所以都应采用集体放飞的方式。这种环形训练,是完全针对恶劣天气所设计的,它可以避免选手鸽在比赛时因气候不佳,而飞错方向或迷失。
          (二)环形训练后加长距离

      当做完一系列的密集短程训练后,接着便沿着以后实际要比赛的路线,加长训练的距离。第一期目标是定在100英哩,其依次的训练距离是:15、20、30、50、80、100英哩,每完成一次较长距离的训练,海斯曼先生都会给它们1至2天的休息时间,但同时也坚持每天一次25至30英哩的训练,因为他深信这样可以保持选手鸽的良好体能状态。至于训练放飞的时间,则是依照实际比赛的放鸽时间,但为了使选手鸽能适应闷热的比赛气候,偶尔也会选在正午时分的烈日下做棚外飞翔训练。
          (三)展开长距离训练

      完成100英哩距离的训练之后,便让选手鸽休息一个星期,等待更长距离训练的来临。接下来首先开始的是150英哩的训练,然后如同前短距离训练的方法,距离依次是200、300、400一直到500英哩。但不同的是,每两次训练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为一个星期,不过为了保持选手鸽的良好的体能状况,每天仍需做一次30英哩的辅助训练。另外,在鸽棚的舍外训飞仍然照旧进行。

      海斯曼先生在进行这些长距离训练的时候,非常注意天气的状况,他认为在恶劣的天气,如:刮风、下雨或多雾的状况下训练,是很容易造成牺牲或者伤害到选手鸽的元气,因此他只选择好天气才做长距离的训练。

      不论生理状况是多么的好,总是难免还会有些选手鸽无法按正常时间归返,其中的一些甚至还会在外面过夜,或隔天才归返。对于这些晚归的选手鸽他通常都给予特殊地照顾:他将它们一一关在独立的笼子中,并且喂给它们容易消化的细饲料,同时还把自己调制的“大麦汤”让它们当水喝,此外,每天还给它们灌1至2颗的鱼肝油。一般而言,这样只要几天时间,这些选手鸽便可以很快恢复体力,重新加入训练的行列。
          另外在这里,也提供海斯曼先生一些关于挑鸽和换羽的经验:

      一羽处于颠峰状态的选手鸽,根据海斯曼先生的说法,它的鼻瘤应该是粉白色而且干净的,而环绕眼睛的眼睑圈,也应该是呈现粉白色的。同时目光应该是明亮而且炯炯有神,羽毛应该是柔顺地紧贴在身体上,并且带有光泽。脚部呈深红色。再有,当把鸽子抓在手中将它的嘴巴张开时,应该可看到鲜明的粉红色,而不是深黯的红色,还有一点就是在口腔上额的裂缝部分,应该是全部张开,并且在裂缝边缘,应该有很清晰的锯齿状出现。位于喉头部的扁桃腺,则应该看起来很干净,不带任何黄点,同样的,它们的边缘也应该具有明显的锯齿状。以活动习性来说,他认为,在他的鸽舍中,表现最好的,往往就是那些喜爱占据最高栖架上的鸽子。

      关于换羽的问题,海斯曼先生从他的经验中发现,通常那些年龄到了可以参加比赛的鸽子,在身体其它部位上的换毛,都不成问题,但是在翅膀的主翼羽部分,则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有很多好鸽子,是在褪掉旧主翼羽,且刚爆出新羽正要长出新羽时,正好送去参加比赛或训练的状况下遗失的,在鸽子长第8、9、10根新羽的时候,情况会更加糟糕。因此他建议,在这时期应该把鸽子留在鸽棚里,而不应放飞。换言之,就是先让这些新羽生长一至二个星期后再恢复正常的训练或比赛。虽然这项建议,在国内可能难以实行,但不妨作为控制选手鸽换毛的参考,应无不可吧!

      上述经验,均是海斯曼先生用其毕生的岁月和经验所取得的!虽然乍看之下,给人的感觉是浅显,普普通通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奥之处,但是相信只要您能仔细加以推敲,您一定可以发现和体会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感想,再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将新的、好的感想付诸实践,那么对于提升您竞翔水准的目标,便指日可待也。


热门文章

0

中华信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0(China Racing Pigeon)www.zh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QQ:527574510 690793429

电话:0551-65301739 传真:0551-65301769 Email:0086@zhxg.net

ICP证B2-2006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