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竞赛规程中,为尽量避免或减轻信鸽因缺氧而出现不良后果,作了明文规定:1、鸽笼容量每平方米不得多于40羽;2、司放前让赛鸽休息不少于2小时; 3、及时倒换鸽笼位置、喂水、喂食……。这些规定的严格执行,无疑都在不同程度避免或减轻信鸽缺氧现象。但因种种原因,信鸽缺氧现象仍时有发生,特别是信鸽活动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普遍还在使用散装鸽笼。尽管懂得有关规定,但当参赛鸽数量始料不及,突增到现有设备条件无法容纳的情况下,往往只能降低要求,每平方米远远大于40羽。有时虽控制在每平方米小于40羽,但因笼数过多,同样会导致缺氧。如去年十月上旬,我会集鸽达2088羽,6×24平方米的车厢,上下重叠堆至八层,这样的密集群体,在中途停车休息和到达目的地后,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赛鸽缺氧现象很难避免。特别是在治安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提防坏人偷抢信鸽,不敢轻易把赛鸽搬下来等等,可见难以完全杜绝赛鸽缺氧现象。 信鸽缺氧对归巢率影响极大。有时尽管天气晴好、能见度也不差,司放时天气、地貌等诸多因素都不错的条件下,赛鸽迟迟不归,归巢率低的使人无法相信,一批久经沙场,经过多次中、长距离比赛归巢的赛鸽,却在短程司放中纷纷落马。如2003年9月21日,我市信鸽运到广东省高州市训放,空距仅187公里,司房鸽数1200多羽。按正常情况当天信鸽归巢率应在90%以上。而那次当天归巢不足50%,一批曾多次参加过500、700公里的赛鸽此次却未见归巢,损失惨重。事后经大家分析认为,缺氧是重要原因之一。希望此事能引起有关鸽协重视,避免信鸽在运输过程中的缺氧现象发生。 |
首 页 > > 正文
缺氧信鸽司放现象不容忽视
时间:2011年11月09日 浏览:评论:0
热门文章
- · 比赛前后应该做的三件事
- · 怎样使当年幼鸽不闹病
- · 如何训练信鸽
- · 探析信鸽“春早秋晚”训赛最佳时段